![]() |
|
![]() |
||
一個規範完善陽光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是投資者信心的基礎,監管部門應該是這個良好市場環境的守護神
由於7月連續大跌,A股在全球股市今年以來跌幅榜上位居第三,僅次於西班牙和希臘股市。週四A股沒能繼週三而續漲,滬綜指下跌12.18點,跌幅爲0.57%,週三投資者的一絲高興又一掃而光。
造成目前股市這種危機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觀經濟形勢不佳是首因。國際經濟低迷直接影響到中國外需,使得中國出口這駕馬車始終在持續減速。我國經濟過去長期依靠大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拉動、出口拉動等都不可持續,都是調整結構的主要對象。國內外多因素綜合作用使得中國經濟增速連續6個季度下滑並於二季度跌破8%。股市走勢最終取決於宏觀經濟態勢,宏觀經濟如此低迷,股市能好到哪裏去呢?
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國經濟增速雖然連續下滑,但上半年增速仍在7.8%,在全球主要經濟體是最高的。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是,中國的股市爲什麼偏偏不能反映宏觀經濟走勢呢?經濟增速最高的中國A股竟然熊踞全球第三位。相比國內股市“熊態”,7月也已經收官的亞太股市則表現相對良好。港股恆指指數年初以來累計漲7.39%;日本股市、韓國股市、澳洲等亞洲股市年初以來均取得“上漲”成績。截至7月30日,美股道指年初以來累計上漲了7%,歐洲股市儘管深受歐債危機影響,但多數國家股指年初以來均獲得了上漲。除了宏觀經濟形勢以外,不可否認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對股市在監管、管理以及調控上的內在問題。投資者對市場信心喪盡是對圈錢市、過度投機市、黑幕重重市等監管上存在問題的集中反應。
近期,在股市罕見低迷中是否停止IPO問題爭論不休。不可否認,市場經濟成熟的歐美證券市場新股發行基本按照證券市場規律來自動調節。在股市低迷時,新股發行速度大大下降,數量急速減少,反之,亦然。股市低迷和高漲的市場信息傳遞到擬上市的企業公司,企業公司自己延緩或者放棄上市。整個過程完全是證券市場自身規律自動調節,是徹底市場化帶來的結果。其一個核心點在於,對證券市場供求關係本質的尊重,也是證券市場內在的供求關係決定的。
而在中國A股市場,其自身的市場運行規律並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特別是沒有作用到新股發行上。新股發行的審批制,使得市場規律、A股本身之規律都黯然失色。即使市場低迷,仍就我行我速,圈錢不誤。筆者認爲,新股發行審批制情況下,不要談論什麼“證券市場的自身規律”。同時,在審批制前提下,在目前A股極度低迷狀態下,停止或者迅速放緩新股發行纔是尊重供求關係,也纔是尊重“證券市場自身規律”。如果股市低迷,交易量萎縮,市場需求不振情況下,一意孤行發行新股,無異於是在破壞市場規律的核心——供求關係,破壞證券市場自身的規律。
總之,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從根本上來說是建立在宏觀經濟景氣向好的根基上。同時,一個規範完善陽光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是投資者信心的基礎。監管部門應該是這個良好市場環境的守護神和看門狗。這樣的話,中國A股才能真正由宏觀經濟走勢決定,反映宏觀經濟、緊跟宏觀經濟步伐而動,也就不會長期出現熊踞全球“前列”的窘境。(餘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