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峯》報道,歐盟負責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雷恩在11月30號表示,“未來10天是歐盟解決債務危機的最關鍵階段”。眼看10天就要過去,今天召開的歐盟領導人峯會被看作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據外媒提前獲得的峯會草案,歐盟理事會主席範龍佩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將建議局部小規模且快速地修改歐盟條約,並呼籲“以較長遠的眼光,開啓共同發行債券的可能性”,以換取成員國同意接受更加嚴格的財政預算紀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經濟問題專家劉明禮認爲,修改歐盟條約也好,發行歐元債券也好,都難解近渴。
劉明禮:因爲現在債務危機迫在眉睫,市場非常希望迅速拿出有力的解決方案,目前它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發行歐元區債券,另一個就是歐洲銀行明確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兩個方案目前看德國都是反對的,所以說指望這次能拿出一個立竿見影的措施,這樣的期望不要太高,這次峯會可能還是進行條約的調整,將來實施更嚴格的內部財政監管,作爲未來一個長期的調整。
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問題專家邢驊直言,這樣的提議即便能在峯會獲得通過,之後仍然面臨一系列問題。
邢驊:做出決定之後的還需要各成員國批准,各個成員國多數是要經過自己國家的議會批准,也有個別國家一定要經過全民公決的方法來批准,如果修改條約的幅度比較大、牽扯內容比較多,最後達成一致的意見以及各國批准的程序就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修改條約首先是適用於歐元區成員國,歐盟還有一些國家,像英國它不是歐元區成員國,設置的這些關於嚴格監督各國財政的規定是不是適用於裏邊的非歐元區成員國家。如果說非歐元區成員國可以自主地選擇,也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這樣一個財政紀律的管轄能力會受到很大的削弱。
從力爭置身事外,到積極參與其中,伴隨歐債危機的深入,德國的態度有着微妙的轉變。峯會前夕,德國總理默克爾沒有吝惜鼓勵之辭。
默克爾:歐元區的未來離不開歐洲的團結。我們的道路漫長而艱辛,但我相信我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是達成我們共同目標的正確道路:一個強大的德國和一個強大的歐盟,不論德國人還是歐盟人,都能從中收益。
但完全正面地解讀默克爾的表態,還爲時過早。一位德國官員昨晚透露,德國將反對任何試圖改變當前已達成協議的建議,永久性歐洲穩定機構將在約定時刻接收當前的救援基金。改變,是德國眼下最警惕的一件事。正因爲此,邢驊認爲,出現“小歐元區”的可能微乎其微。
邢驊:德國法國一直是歐盟一體化的軸心,德國一直努力做到使歐洲相信德國是歐洲的德國。德國絕對沒有想把歐洲變成德國的歐洲這樣一個意圖,法國自從冷戰結束之後,發揮大國作用的的希望寄託於歐盟的發展。所以,從德國、法國來講,他們的外交政策長期以來一個不動搖的堅持的因素,就是要發揮自己在歐盟建設當中的軸心作用。(記者沈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