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是天津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的突出任務,被寫進了天津市“十三五”發展規劃。設計、推動和完成好這一重任,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堅持以創新理念爲引領。
國家重大戰略在對天津城市功能定位時首先提出要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這是面對國內外新形勢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新佈局被賦予的新使命。因此,貫徹創新理念成爲天津制訂實施方案的指導和靈魂。方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發展重點、重點工程、重點舉措、保障措施等都屬於新設計。壯大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新能源、節能環保、現代石化、現代冶金十大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更展示了新的指向與佈局。因此,堅持創新是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建設順利開局的基本前提。
新的規劃需要以新的實踐迅速和紮實落實,因此堅持創新理念又成爲天津實施方案順利推進和拓展的第一動力。實施方案部署的壯大一批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企業集團、打造一批科技型小巨人企業和殺手鐗產品等“六個一批”的任務和深入實施“互聯網+”協同製造、着力打造“雙高人才”高地等六大舉措已邁出了有力步伐。好項目、小巨人、樓宇經濟快速發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雙創特區”加快建設,萬企轉型升級行動深入實施。天津市今年部署“促惠上”專項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以融資租賃方式加快製造企業裝備更新,這是推進實體經濟改造升級,提升智能製造水平的重要舉措,將對加速建設基地發揮長遠作用。
同時,堅持創新是迎接挑戰的客觀需要。我國的製造業基地經多年建設已形成了規模優勢和區域特徵,但在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征程中建設新型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必將遇到不少困難。例如,建設基地必須確立高端目標,但我國現有製造業總體上說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天津的先進製造在規模和質量上都亟需提升。又如,從國外先進製造業集聚地區的發展經驗看,先進製造基地以先進製造技術爲主要生產手段、以高附加值產品爲主體、以高技術產業爲支柱,背後以強大的自主創新和科技轉化能力爲支撐,包含着研發內涵和功能集聚。但目前我市的自主創新能力及創新型企業的總體競爭力亟待提高,對北京新技術的吸納程度仍然較低,高端產業研發性質基地的建設任務相當艱鉅。
爲攻克難關,完成在2020年基本建成和2025年完全建成基地的歷史重任,必須做到多方面創新。
一是理論創新,提升認識。國家“十三五”規劃在指導思想部分明確提出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的命題,天津市委也做出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抓手的部署,這是天津出臺基地建設實施方案之後面對的新要求。應該看到,當前就着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等五大任務的部署正體現了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建設的核心內容,爲既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又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提供了難得契機。爲此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刻把握二者的關係,以系統深入的工作思路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
二是制度創新,營造體制機制環境。繼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推進金融、稅收、國有企業、創新人才管理等方面的體制改革,促進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服務天津製造朝向高質、高端、高新、高效發展。制定與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改變各產業園區功能定位特色不鮮明,存在無序招商、盲目競爭的狀況。當前,針對以融資租賃方式更新實體經濟企業設備這步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的“先手棋”,幫助發展前景好、技術水平高、市場潛力大的中小企業、科技型企業提升智能製造水平,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底氣”,更能“發力”。
三是科技創新,全力補足短板。在構築現代產業新體系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進程中,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着力建設研發轉化基地,提升其國際化程度。着力發展智能製造,對接《中國製造2025》。注重在落實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戰略過程中樹立京津雙城協同的觀念,積極對接北京創新資源和優質產業,加快形成北京原始創新、天津研發轉化,分工合理的創新發展格局。
四是文化創新,鍛造文化軟實力。爲了給全面建成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製造基地築牢根基,還要加強天津製造的文化建設。既要有一批在先進製造業知名度高和競爭優勢強的核心企業,形成以核心企業爲龍頭並擁有支撐性相關產業的先進製造產業集羣,做到企業整體及擁有品牌產品在國際上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並帶動其他地區發展,形成以硬件爲依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製造文化,又要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背景下,注重在企業和全社會培育重質量、品牌的精神文化,深入挖掘天津特色製造文化的內涵,推進質量強市,使天津製造成爲中國製造軟實力提升的先行區。
(作者爲天津師範大學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