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媒體聲音 背景資料 會議進程 精彩圖片 視頻報道 天津發展 首頁 ENGLISH  
 
天津濱海新區整體概況
http://www.tj-summerdavos.cn  2008-07-16 16:41

濱海新區鳥瞰圖
空間佈局

  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總體佈局

  一軸、一帶、三個城區、八個功能區

  一軸: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軸”

  一帶:沿海岸線和海濱大道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帶”

  三個城區:在軸和帶的T型結構中,建設以塘沽城區爲中心、大港城區和漢沽城區爲兩翼的宜居海濱新城

  八個功能區:先進製造業產業區、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濱海化工區、濱海中心商務商業區、海港物流區、臨空產業區、海濱休閒旅遊區、臨港產業區(規劃)

產業功能區

  一、濱海新區發展的簡要情況

  開發建設濱海新區,是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改革開放的戰略部署,從服務環渤海及我國北方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結合天津實際做出的一項跨世紀發展的戰略決策。經過全市上下十幾年的奮鬥,天津迎來了重大歷史性機遇。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家“十一五”規劃建議和綱要,明確指出要“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將濱海新區納入全國總體發展戰略佈局。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國發[2006]20號),市委召開了八屆八次全會,對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做出全面部署,標誌着天津濱海新區作爲國家級經濟新區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

  天津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臨海地區,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港,以及東麗區、津南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常住人口140萬。

  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濱海新區取得顯著成績。生產總值由1993年的112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1960.49億元,年均遞增20%以上。財政收入由23.6億元增長到380億元,增長16.1倍。外貿出口由5億美元增長到226.2億美元,增長45倍。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92.45億美元,世界500強中70多家跨國公司在新區投資了152家企業,濱海新區已成爲外商在中國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2006年,新區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實現生產總值1960.49億元,增長20.2%;完成工業總產值5200.52億元,同比增長31.3%;實現合同外資61.80億美元,同比增長24%;實際利用外資33.45億美元,同比增長31.1%;外貿出口達到226.20億美元,同比增長22.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4.29億元,同比增長24.7%,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第一年經濟發展的高起步。

  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天津濱海新區已經形成了多方面的比較優勢,對促進全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一是,區位優勢。濱海新區處於環渤海地區的中心位置,與珠三角地區的深圳、長三角地區的上海浦東比肩而立;同時背靠“三北”、依託京津冀、面向東北亞,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中國北方連接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還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鄰近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口;新區內陸腹地廣闊,遍及北方12個省市自治區,區位優勢明顯。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有利於促進我國東部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從而帶動中西部地區,特別是“三北”地區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二是,功能優勢。濱海新區具有集港口、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區於一體的功能聚集優勢,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窗口。天津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貨物吞吐量位居世界十強,與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2006年貨物吞吐量完成2.58億噸,集裝箱運量595萬標箱。天津港的進出口貨物70%以上來自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等省市,集裝箱運量60%以上來自“三北”地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多年來一直在全國各開發區中處於領先地位。天津港保稅區已成爲服務華北、西北地區和北方最大的保稅通道,進出區貨物總值中60%以上是外省市創造的,被國家批准爲區港聯動試點。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使這一地區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

  三是,產業優勢。濱海新區已經形成了優勢比較突出的電子信息、石油開採及加工、海洋化工、現代冶金、汽車及裝備製造、食品加工和生物製藥等七大主導產業,具備了比較雄厚的產業基礎,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羣。這些產業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輻射功能強。目前,已經成爲我國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冶金基地,IT製造業居全國前列,石油套管產量躋身世界四強,全國1000多家企業爲新區的產品配套。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是繼深圳經濟特區、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極。

  四是,科技研發優勢。濱海新區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的科技創新體系,科技人才創業基地已初具規模。現有各類國家和市級科研機構42家、大型企業研發中心50餘家和博士後工作站44個,還擁有一大批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經驗的高級人才。

  五是,土地和資源優勢。濱海新區有1214平方公里鹽鹼荒地,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適宜耕種的重度鹽鹼地,可作爲生態和建設用地的空間很大,這在國內外大中城市是不多見的。新區其他資源也比較豐富,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資源總量98億噸,天然氣儲量1937億立方米,年可開採地熱2000萬立方米,原鹽年產量240多萬噸。還有大面積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和平原水庫,生態環境基礎較好。充分發揮好、利用好這些優勢,用新的思路和發展模式推進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有利於新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1] [2] [3] [4] 下一頁

稿源 北方網綜合 編輯 張晉
本網站由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籌備協調委員會主辦,北方網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