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編輯:張琦 2017-07-25 11:25:10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五年前,在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發出莊嚴承諾。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的背景下,我國經濟運行交出了令人欣喜的成績單。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主要指標好於預期。與此同時,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成效持續顯現。

  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無論是保持中高速增長還是實現提質增效升級,無論是轉方式、調結構還是培育新增長點,成績舉世矚目。

  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2月26日,江西井岡山宣告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以此告慰長眠在這塊紅土地上的4.8萬多名革命烈士。

  陝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介紹說,截至目前,延安已有17.3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邁出了全面小康的堅實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不利影響,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同時,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大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增強,動力轉換加快,農業產業鏈條延伸,生產、加工、冷鏈物流、銷售一體化發展成爲促進農民分享農業增值收益的重要途徑。”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任宗哲表示,近年來,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等不斷髮展,多種形式的農家樂、休閒農莊、特色民宿等農業新業態快速涌現,採摘、垂釣、餐飲住宿、農事體驗等新型農業經營活動方興未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新產業、新動能培育加快,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發展基礎活力明顯增強,呈現出農業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面貌改善的良好局面,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任宗哲說。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黨性教育教研室主任王健說,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帶一路”、“經濟新常態”以及“供給側改革”等重要論述,正是延安精神的生動體現。這些重要論述爲我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明確了目標,指明瞭方向,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了堅實基礎。

  

[1]  [2]  [3]  下一頁  尾頁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