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背水一戰終逆襲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企業家 作者: 編輯:郭小琳 2025-03-27 09:06:00

  3月18日晚,小米發布了2024年度財報,這是小米汽車SU7上市後,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交出的首份答卷。

  如果說2024年的3月,雷軍還是背水一戰的狀態,如今,他以春風得意之姿,將此份年報稱為“史上最強年報”。

  2024年3月28日小米汽車發布之前,雷軍和一眾高管們還內心十分忐忑,他們擔心小米的汽車賣不出去,也還在猶豫到底該怎麼定價。與之相伴的,還有外界眾多的質疑:憑什麼苹果10年沒做成的事,小米3年能做成?

  歷時9個月,雷軍給出了答案:2024年小米集團總收入為人民幣3659億元,同比增長35.0%;經調整淨利潤達人民幣272億元,同比增長41.3%,創史上最強業績。與此同時,2024年每個季度的收入都實現了同環比的上昇。

  財報發布後,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接受《中國企業家》等媒體的采訪時也表示:“2024年,小米的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剛開始閉環,協同效應就已經開始顯現,更大的協同效應將會在未來發生。”

  盧偉冰  攝影:李英武

  針對外界關心的小米汽車產能問題,小米透露了最新進展和目標。目前,小米汽車已經交付超過20萬臺,與此同時,小米已將2025年全年交付目標提昇至35萬臺。

  盧偉冰表示,目前小米汽車正在做兩方面的努力:第一,通過內部挖潛,改善工作流程,提昇工作效率;第二,聯合供應商伙伴提高產能,前段時間小米召集100多家供應商開了一個動員會,希望與供應商一起幫助小米提高產能。同時,小米內部也在同步推進新車型小米YU7的進展。

  此外,盧偉冰也透露,小米汽車正在啟動出海相關准備,現在的目標是,2027年成為小米汽車出海元年,而2025年將是小米大家電出海元年,小米將率先讓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產品走向海外。他預測,未來3~5年的時間,小米海外市場的收入將再翻一倍。

  財報中的4個關鍵信息

  《中國企業家》記者注意到,此次小米各個業務業績表現均有亮點,除新增智能汽車業務成為小米集團第二增長曲線外,小米IoT業務營收首破千億大關小米智能手機成為2024年全球前三廠商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品牌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創歷史新高。

  第一,關於小米汽車:2024年,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貢獻收入328億元,佔總體收入的9%。其中,小米SU7系列總計交付新車136854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均ASP(平均銷售價格)為234479元,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去年虧損62億元。

  截至目前,幾乎可以明確地說,智能電動車業務已成為小米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雷軍曾透露小米汽車訂單排隊超過半年,小米要先解決擴產問題。

  財報之外,雷軍也發文表示2025年3月18日已經交付第20萬輛小米汽車,他還將2025年全年交付目標提昇至35萬臺,此前,小米汽車2025年的交付目標是30萬臺。

  小米汽車用戶黃劍告訴《中國企業家》:“小米汽車現在不是能賣多少的問題,而是產能能生產多少的問題,很少有車企的訂單排到半年以後。”

  第二,關於手機業務: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全年實現收入人民幣1918億元,同比增長21.8%。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69億臺,同比增長15.7%。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13.8%,連續18個季度穩居全球前三,成為2024年全球前三廠商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品牌。

  第三,關於IoT業務:過去的2024年,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大關,達到1041億元,同比增長30.0%。其中,智能大家電業務如空調、冰箱與洗衣機出貨量均創歷史新高。

  其中,空調是最大的亮點,小米空調在2024年出貨量達到680萬套,較2023年的440萬再次大幅增長50%。空調業務承擔了小米本年度IoT的營收增長的主要任務。

  “2025年小米大家電的增長率還會超過50%。2024年小米空調位列市場第4名,2025年小米要做第3名。我們最近也提出來要到2030年,我們在中國市場空調裡面做到數一數二。”盧偉冰稱。

  第四,關於互聯網業務:2024年小米互聯網業務也創歷史新高,全年收入達341億元,同比增長13.3%。受益於集團全球化布局深化推進,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0.0%至人民幣110億元,創歷史新高,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在整體互聯網服務收入中佔比增至32.2%。

  “小米汽車以及其他業務的成功,再次證明了小米模式和小米爆發力的強大和普適性,即通過精准的用戶洞察和高壓強的研發持續投入,打造超越用戶預期的爆品,通過高效率、高質量的新零售模式提供銷售和服務。”盧偉冰表示。

  SU7 Ultra背後的故事

  在財報會的采訪環節,盧偉冰也首次披露了小米SU7 Ultra確定銷售目標背後的故事。

  盧偉冰稱,小米汽車團隊在調研時發現,2024年全年定價50萬以上轎車也就12萬臺,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確定的銷量目標是全年交付1萬臺,這樣就能靠小米SU7 Ultra佔據市場10%的份額。當時認為這個目標還是比較有挑戰的,但沒想到3天的時間鎖單量就超過了1萬臺。

  目前,小米SU7 Ultra的人群畫像非常清楚,年齡以30~35歲為主,女性車主佔比超過20%,其中傳統豪華車包括BBA(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法拉利等換購用戶的比例超過80%,來自傳統BBA的用戶超過6成,並且還在不斷上昇。

  3天完成一年的目標後,盧偉冰表示之後肯定會提高具體的年度交付目標,但是目前更緊急和重要的是提高產能和交付能力,否則給用戶的交付周期確實太長了。

  因為巴塞羅那世界通信展,這個月盧偉冰在歐洲出差了7天,這期間小米汽車的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他被歐洲客戶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小米SU7 Ultra什麼時候能到歐洲來?”盧偉冰表示,“小米SU7 Ultra的成功給了小米甚至是中國的汽車產業一個巨大的信心,我們中國的車企是可以並有能力賣到50萬元以上的價格,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巨大的希望。

  小米汽車上市之後,盧偉冰表示它給小米集團帶來的變化還在於用戶結構的改變。小米SU7女性用戶和苹果用戶佔比持續擴大,小米SU7的女性用戶佔比已經超過50%。

  “2025年手機品牌即將分化”

  2025年農歷正月初八,雷軍就召集高管們開了小米集團高端化戰略研討會,雷軍在會上強調,高端化是小米實力、能力和價值觀的考驗與證明,是小米真正成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領者的必由之路。

  在該研討會上,雷軍也明確了面向未來5年的新目標:第一,從高端到超高端,目前手機4000~6000元檔還屬於高端產品的入門檔,未來會衝擊6000~8000元,甚至是8000~10000元檔;第二,從手機、汽車拓展到未來的全生態;第三,要從中國要走向全球,今年我們啟動了國際的新零售。

  過去的2024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69億臺,同比增長15.7%,並開始在高端市場有了突破。盧偉冰透露:“在2020年,中國大陸4000元~6000元價格段,小米手機佔有率只有5.6%,2024年則上漲至16.8%,也就是說5年之內我們獲得了翻倍的成長。”

  與此同時,盧偉冰判斷,2025年將會是智能手機品牌走向分化的一年。“在未來的3~5年,我認為中國市場會徹底形成一個比較分化的格局,前三名將會佔據70%的市場份額,而不是像現在的各家佔據14%~18%的份額。小米在中國市場的目標非常堅定,每年保證一個點以上的市場佔有率的提高,我相信中國市場一定會出現超過20%的市場這樣的品牌。”

  此外,小米內部給手機制定的全球目標是一定要過2億臺,並且希望2028年~2030年要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盧偉冰認為,提昇市場佔有率的主要因素就4個: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人群拓展力,目前小米均有一定的布局。

  2025年達到2萬家新零售門店

  面向2025年,線下小米之家店鋪的拓展也將是重要目標。

  截至2024年底,小米在中國大陸已經建成了1.5萬家小米之家以及200家汽車銷售門店。盧偉冰表示:“小米在中國大陸線下渠道的手機市場佔有率從2020年的5.2%提昇到2024年的10.3%,實現了翻倍的成長。”

  而在2025年,小米計劃在中國大陸新增5000家門店,建成2萬家小米之家,並在集團擴展400家~500家500㎡以上的汽車和3C零售店。

  “汽車的加入對小米新零售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因為小米汽車吸引的人流量比較高,它的好處就是物業願意給我們更好的位置,比如購物中心入口的左右邊,或者中庭的核心位置,甚至引起了物業之間的競爭。”盧偉冰稱。與此同時,小米汽車也對智能手機和IoT產品帶來非常好的帶動作用,比如大家看完車之後,就會順手買一個小米的產品。

  小米在商業購物中心的門店位置變化,也在影響著小米汽車的銷量。“按照行業慣例來看,汽車在整個春節的銷售量只有平時的35%左右,但是小米在春節期間訂單量依然在大幅度提昇,因為小米汽車都在商業中心,而非傳統的4S店,在那裡過年就放假了,基本都沒什麼人。”盧偉冰分享道。

  投入80億押注AI

  汽車、手機、智能家居之外,AI也成為小米2025年重視的領域之一。

  盧偉冰表示,在小米內部,把AI、OS和芯片三塊列為小米未來核心的能力和技術。小米2025年預計研發投入達300億元,其中AI及相關業務投入佔比約四分之一,為70億~80億元。其核心任務在於,小米需要2~3年時間對澎湃OS進行AI重構,最終實現真正的AI OS。

  他認為短期來看,小米要做好4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AI的基建;第二,做好AI相關的技術,包括語言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第三,做好基於AI場景和AI產品,如超級小愛、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等;第四,用AI不斷提昇內部的效率。

  目前,小米最新大模型為MiLM2,已經在小米澎湃OS、小愛同學、智能座艙、智能客服中開始應用落地。“小米做AI有非常重要的優勢,我們有豐富的設備、用戶和場景,對應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這些數據在AI算力之下會發揮非常好的效果。”盧偉冰表示。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