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數字藏品變電子垃圾 NFT是智商稅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編輯:劉子安 2024-04-07 09:55:05

  “潮水退去,纔知道誰在裸泳。”

  近日,一則“31歲程序員沈迷數字藏品,家中50萬積蓄變電子垃圾”的報道引發關注。曾經風靡一時的數字藏品,如今人們開始質疑其真實價值:這究竟是一種投資機會,還是在收取“智商稅”?

  數字藏品騙局引關注

  數字藏品通常是指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非同質化代幣(NFT),代表著一種獨特的數字資產,可能是一幅藝術作品、一段音樂、甚至是一段動畫。

  2021年8月,NBA球星史蒂芬·庫裡用約18萬美元買下某NFT作品並將其社交平臺頭像更換為該作品。當時,數字藏品風靡一時。在國內,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都曾被當做數字藏品發售,並在多個平臺熱銷。

  然而,隨著元宇宙概念降溫,數字藏品熱度逐漸下降,投訴不斷。“購買時被告知數字藏品會產生積分,可兌換商品,但慢慢地商品越來越少,現在直接沒有了。所購買的數字藏品也下架了,不能出售,價值歸零。”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稱。

  此外,還存在假冒數字藏品進行詐騙的情況。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警方披露,某平臺承諾交易的每一幅“數字藏品”每天都有3%的固定漲幅,年化利率高達216%,但實際上,這些只是“畫作”的照片,消費者花費真金白銀換來的只是一堆無法兌現的“照片”,甚至這些照片都沒有生成唯一序列號。

  在國外,數字藏品熱度也在縮水。聯合早報早前刊文指出,曾有NFT交易平臺單月交易量比最高月度歷史交易紀錄縮水1079%。“NFT作為一項新技術,不可避免要遭遇市場鼓吹泡沫的過程。”

  交易受限但可轉讓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知名平臺雖然仍在售賣數字藏品,但價格相比從前已經大幅滑落,很多都是18元一張,甚至9.9元,此前動輒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張的情況已較少見。

某平臺即將發售的數字藏品截圖

  有消費者對中新財經表示,雖然購買過數字藏品,但沒有“上頭”,而且現在很多數字藏品價格較低,甚至還有通過活動免費獲得的,即使賣不出去也能接受。

  多個發行數字藏品的平臺對中新財經明確表示,“不支持交易,但可以轉讓。”有消費者表示,將手裡的數字藏品轉讓後,平臺會明確指出“流轉哈希值”。一般來說,數字藏品是將原始電子文件加密後得到的哈希值存儲上鏈,完成存證。

  雖然國內市場沒有公開交易渠道,目前看,大部分數字藏品玩家仍是奔著“交易”去的。iBox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57.7%的玩家購買數字藏品的動力是因為感覺“未來昇值空間大,要提前布局”。

報告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國信通院等36家單位曾簽署自律公約,簽約單位所有平臺對數字藏品均不允許二級市場交易。中國信通院公眾號發布的文章指出,目前國內尚未有明文規定數字藏品的發行牌照或者發行資質,我國各數字藏品平臺大多未開放二次交易,僅支持個人收藏及使用或無償轉讓,限制其流通,大大削弱了炒作風險。

  是“智商稅”嗎?

  有分析指出,數字藏品騙局頻發的原因是玩家炒作心理過重,很多人抱著“圖片一買入,隔夜就翻倍”的心態入局,但現實是二級市場尚未成形,買來的藏品更多是用來收藏、鑒賞等。

  就目前來看,數字藏品並沒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樣成為打開元宇宙世界的一把鑰匙,“頂多做個社交賬號頭像”成為不少數字藏品玩家的無奈選擇。

  針對數字藏品行業亂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接受中新財經采訪時稱,“二級市場不存在的話,那也就不存在所謂的一級市場,熱度自然就會下降。”

  南京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顧江認為,藝術藏品只是文化數字化中的一小部分,能否變為資產屬性或商品屬性來合法交易,一需要國家相關部門明確、細化相關政策法規,二要靠市場來檢驗。

  此外,“不可分割”的特性弱化了數字藏品的非同質化特征,這與比特幣有較大的區別。比特幣可以分割成0.1、0.01等單位進行交易,但數字藏品則不行。“沒有比特幣的命,偏得了比特幣的病。”有NFT玩家這樣調侃。

  在2022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關於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提出不通過分割所有權或者批量創設等方式削弱NFT非同質化特征,變相開展代幣發行融資。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將數字藏品簡單地等同於“智商稅”是片面的。區塊鏈技術的引入為數字藏品的真偽鑒定和所有權追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使得數字藏品成為一種更加可靠和有價值的收藏品。

  對此,你怎麼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