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加盟門檻為什麼這麼高?

來源: 東方網 2024-03-29 13:22:31

  做一件看起來不那麼“海底撈”的新事,需要把所有的風險都考慮在前頭。

  3月4日,中國最大的火鍋連鎖企業海底撈在官網掛出申請加盟二維碼,公開招募加盟商。此時,中國餐飲市場正掀起一輪史無前例的“加盟潮”,成立30年始終保持直營模式,並且活得不錯的海底撈加入戰局令人驚訝。

  海底撈董事會副主席周兆呈近日在接受《財經》專訪時提到,申請通道開放1月不到收到了“數以千計”的申請,目前海底撈正在進行第一輪篩選,極少數人通過了初篩。

  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場高端局——除了“申請者最低資金門檻為1000萬元”這個硬性條件,周兆呈提到,海底撈對入局者還有不少“隱性”考核門檻:只接受機構投資者和有經驗的企業,不接受普通投資者或者大眾,規避有人想要通過加盟海底撈孤注一擲;需要和海底撈價值觀一致,比如,老人摔倒了,就算有被訛詐的風險,你要去扶,不要因為擔心有風險就不去做應做之事;別為了暴利來加盟等等。

  按照既定戰略規劃,加盟短期內不會改變海底撈現有戰略節奏。周兆呈透露,加盟店佔比會很少。以海底撈目前1374家門店來算,加盟店最多開100家。在目前動輒搖旗吶喊衝“萬店”的加盟大潮中,海底撈的規劃看起來相當謹慎。“沒有定一個目標,幾年之內加盟店要達到多少家,是在做一個試水。”周兆呈甚至預想了未來加盟模式的風險點:全托管模式目前只是沙盤推演,在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新的問題是出乎意料的?“肯定會有。要謹慎、穩健地去做,之後再看加盟能不能真正地復制和發展。如果可以的話,再調整。”

  是市場高估了高端加盟局對海底撈的增量作用,還是海底撈另有打算?在唯快不破、以點取勝的加盟潮戰局中,海底撈為什麼要堅持“高門檻低預期”策略?這一輪加盟潮,將會把整個餐飲行業帶到哪個新的競爭維度上?大家在爭什麼?在快速起伏變化的市場中,海底撈的後手是什麼?周兆呈向《財經》回答了部分問題,還有一些問題,只能交給時間。

  此時,海底撈正處於一個微妙時刻。3月26日晚間,海底撈發布了2023年年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海底撈2023年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創下新高,營收漲33.6%至414.53億元,尤其是淨利潤大漲174.6%至44.95億元,盈利能力走出了三年前虧損的低谷。

  翻臺率和客單價呈現了相反趨勢,整體翻臺率從2022年3.0次/天增長到2023年的3.8次/天,但是客單價卻從104.9元下降至99.1元。也就是說,更多人去海底撈用餐,但是每個人花的錢變少了。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底撈門店數量為1374家門店,比2022年僅僅淨增加了3家,還比2023年上半年減少了8家。拓店乏力,或許是海底撈決定開放加盟的重要動力之一。業績公布後,3月27日,海底撈股價跌0.94%,報收16.86港元,總市值939.8億港元。

  海底撈營收及淨利潤變化  單位:億元。

  1、為什麼要把門檻加高?

  想要成為海底撈的加盟商,需要經過三輪篩選和正式合作前的一輪培訓,堪比“過五關斬六將”。

  從3月4日海底撈在官網掛出申請加盟的二維碼,至今已有大半個月。海底撈收到了“數以千計”的加盟申請,但是很多都沒有通過第一輪篩選。

  周兆呈介紹,第一輪篩的是一些基礎信息,包括可投入資金額度、期望回報年限、個人最近一年的收入、個人總資產、最高學歷、餐飲或其他商業經歷、是否有物業資源等等一共十幾個問題。“可投入海底撈事業的資金額度”和“個人總資產”這兩項的最低一檔都“1000萬元以下”,往上是2000萬元、5000萬元,最高“一億元以上”。可見,要想加盟海底撈,資金實力必須夠雄厚。

  “我們這次加盟商的選擇,限定在機構投資者和有經驗的企業,不接受個人投資者。”周兆呈直言。

  機構投資者包括但不僅限於投資基金;企業指的是一些有經驗的商業主體,周兆呈的標准有一些參考——有餐飲經驗更好,但不一定非得做過餐飲,只要這個機構和企業不是“小白”,對經濟的周期變化以及其中的復雜性有所認知。

  少數人通過了初篩,正在等待第二輪審核,30個工作日內得到第二次回復。如果過了第二輪,還有第三輪,申請人需要過海底撈的“加盟評審委員會”這一關。這是海底撈為加盟業務專門成立的一個組織,雙方需要面對面地溝通,重點在於一些價值觀、理念的問題,雙方感受一下氣場合不合,加盟商是否理解、認同海底撈的價值觀和管理方式。

  海底撈對加盟商的要求一共寫了四條,第一條就是“認同海底撈企業文化,價值觀一致”。周兆呈說:“我看媒體對這一點討論得較少。實際上這不是一條務虛的要求,因為我們是一個強文化基因的企業。”

  海底撈的加盟要求  圖源/海底撈官網

  周兆呈認為,文化的認同很重要,“正是因為強文化,海底撈纔能做出自己的特色,甚至被認為其本質產品是服務,而火鍋只是一種載體。”

  但是如何判斷加盟商是否認同企業文化?

  海底撈設置了一個“入職體檢”的環節,通過三輪篩選的加盟商,在正式簽合同合作時,需要經過一輪企業文化培訓。培訓由海底撈的“學習發展中心”來負責,也就是過去的海底撈大學。

  這一輪培訓不收費、不考試,但是培訓中會給加盟商介紹很多海底撈過往的管理案例、企業文化案例,在這個過程中,加盟商認不認同會比較明顯地顯現。或者說,不認同的,自己也不願意浪費時間和資金,盡早退出。

  周兆呈舉了兩個例子。一個例子是,在2006年彭宇案發生之後,社會上出現一片“老人摔倒不敢扶”的聲音,海底撈董事長張勇明確表示,海底撈員工遇到這種情況,請毫不猶豫地去扶,如果被碰瓷,公司來兜底。

  另外,海底撈對門店的考核設計,最主要的是顧客滿意度和員工滿意度,這兩項評級高,店長纔會昇遷、獲得激勵;收入、利潤等財務指標是其次。這套標准也會照搬到加盟店。

  周兆呈透露,如果加盟商聽了第一個案例說“你太傻了,社會上的事何必管那麼多”,聽了第二個案例說“我加盟就是為了賺錢,只看結果”,那麼這都不是海底撈要的人。

  他向《財經》表示,對於加盟,海底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標准,不追求快、不追求量,追求質量和穩健。因此限定的對象是機構和有經驗的企業,而不是普通的投資者或者大眾。因為相對來講,他們對於行業周期的理解,對於企業文化和企業價值觀的理解是感同身受、深有體會的。

  “個人投資者的想法是,我投資你你就得讓我賺錢。但投資有風險,有時要願賭服輸。”他表示,個人投資者抗風險能力弱,而有經驗的企業跟行機構投資人這方面是清醒的。

  在唯快不破、以點取勝的加盟潮戰局中,許多品牌都在爭搶加盟商,逐漸變成加盟商的“買方市場”,海底撈對資金和價值觀高度認同的要求,可以說是一種“高門檻”策略。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財經》評價,對於海底撈來說,高門檻的策略能讓加盟走得穩健。“有人說海底撈在收割有錢的投資人,這是過於狹隘的視角。它已經上市了,不需要為了規模成長而放低加盟的門檻。”他說,設置一個高門檻,纔能篩選出優質投資者,也保證加盟進程可控。

  “只有海底撈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在整個餐飲市場都是少有的。”味捷餐飲集團總裁陳建榮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在加盟的這條路上,它(海底撈)是最響亮的招牌,沒有之一。”他表示,品牌開放加盟越來越多,加盟商可選擇的餘地大,逐漸走向“買方市場”,但是在海底撈仍然是“賣方市場”。

  陳建榮身邊有同行朋友申請了加盟海底撈,但是無一通過初篩,甚至連一個電話都沒有接到。

  2、為什麼加盟海底撈無法牟取“暴利”?

  周兆呈強調,海底撈的“理想型”,不是來賺快錢的。但會努力讓加盟商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

  他沒有在采訪中透露加盟細則,比如加盟費需要多少、加盟商和總部的利益怎麼分,表示這涉及“商業機密”,並且“一店一議”。

  不過,一個確定的原則是:海底撈將采用“全托管”的模式,全部采用海底撈的經營模式、考核、供應鏈。門店員工的勞動關系屬於加盟商,但是員工的培訓由海底撈來做,店長也由總部派遣。

  據他介紹,加盟商更像一個LP(有限合伙人,泛指為股權投資提供資金的人),通過加盟來成為海底撈的合伙人。

  因此,加盟海底撈,不是一種創業行為。一方面,一些創業小白未必深刻理解加盟的風險,另一方面,有些創業者給自己試錯的空間,“大不了這個店做不好,它就賠掉了。但是對我們來講,如果說這個店做不好,其實傷害的是我們的品牌。”他說,實際上,海底撈比加盟商更在意加盟店能不能經營好。

  周兆呈態度明確,加盟商只能獲得一個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投資收益。他說,加盟海底撈無法牟取“暴利”,“餐飲行業本來利潤率沒那麼高,我們的淨利潤在10%左右,跟有的行業相比,已經算不錯了。”

  但是如果加盟商真的“賠了”,賠進去的是千萬級的資金,海底撈如何保障加盟商的安全?周兆呈回應稱,加盟店的管理、評級、淘汰將和現有直營店機制一樣。評價門店投資回報周期、評估門店管理能力、對落後店進行輔導改善,這些標准都和海底撈多年堅持的門店考核原則保持一致。如果遇到經營困難的時候,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內外部原因再進行診斷,對癥下藥。

  東吳證券的研報顯示,海底撈餐廳單店投入約800萬元至1000萬元。根據海底撈公布的2023年業績,以同店(2022年和2023年營業超過300天的餐廳)口徑,整體同店營業額有293億元,可比較的餐廳有950家,在這個范疇裡,單店營業額為3087萬元。如果按10%的淨利率來算,單店淨利潤為308.7萬元。以此計算,海底撈單店回本周期在31至39個月之間,也就是三年左右。

  餐飲連鎖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對《財經》表示,目前加盟一家火鍋店的整體資金,通常在200萬至300萬元的量級,海底撈的門檻相對較高。在餐飲服務商窄門的平臺上,四個門店數量超過150家的喜蝦客、趙美麗、巴莊、鹵校長火鍋品牌,開店投入的金額在100萬至220萬元不等。

  四個火鍋品牌的加盟要求  圖源/窄門

  “符合海底撈的候選人不難找。”文志宏表示,這樣一個800萬至1000萬元的大項目,與投資一個經濟型酒店相似,海底撈門店如果能在三年左右回本,比較有吸引力。

  至於加盟門店能否達到海底撈平均10%的淨利率,文志宏分析,這與加盟機制有關,包括總部究竟收取多少管理費、供應鏈費用,總部和加盟商的利益如何分配。

  根據《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特許人(品牌方)在推廣、宣傳活動中,不得有欺騙、誤導的行為,廣告中不得宣傳收益。

  因此,許多品牌方不會公開說投資回報率、回本周期,但是比如酒店行業的加盟模式由來已久,哪怕品牌方不公布,第三方服務商也會做出數據模型給加盟商看。但是海底撈的加盟纔剛起步,尚無相關信息。

  另一個來自市場的觀點相反,一名茶飲加盟商評價,海底撈要找到真正合適的加盟商並不容易,海底撈加盟的資金要求太高,驗資需要2000萬元。這樣的門檻將很多人攔在了門外,也不在他的選擇中。

  上述茶飲加盟商告訴《財經》,他符合海底撈的資金門檻要求。但是他更願意投資茶飲項目,因為回本周期短。他成立了公司,在華東加盟了瑞幸、霸王茶姬、樂樂茶等多個知名咖啡奶茶品牌,一共有20家門店。根據不同品牌,加盟費在70萬至150萬元不等,也就是說著20家茶飲店,他和團隊也投入了2000萬元。

  這些茶飲項目,有的五個月實現了回本,最長的一年回本。由於茶飲店投資規模小,他可以一邊回本一邊新開,同時拉一些合伙人加快開店速度,資金的滾動效率更高。

  陳建榮雖然關注海底撈的加盟事項,但是他也直言目前不會去申請。“我們還沒到養老階段,以後想養老了,也試試海底撈,投資讓他們管理。現在年富力強,應該做自己的創新、自己的品牌。”

  3、謹慎還是玩票

  海底撈一直以細致入微的服務著稱,在員工管理和人力成本上有很大投入,要把上千家門店的服務統一化和標准化,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它一直被認為更適合以直營方式擴張,此前也從未開放過加盟。

  堅持了30年直營,為什麼突然開放加盟?

  周兆呈表示,直營或加盟,是企業在不同時期對模式的一種選擇,並沒有好壞之分。“過去30年海底撈一直是直營模式,這為企業發展帶來好處,但並不意味著就要一直死守一種模式。”

  加盟的好處是,總部與外部資源這個形成合力,比如一些加盟商自帶優質物業資源、對本地市場熟識程度超過品牌總部,那麼將實現“ 1+1﹥2”的效果。

  海底撈現在決定開放加盟,因為有三個條件已經成熟:成熟的門店運營管理和激勵體系、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加盟的市場土壤逐步成熟。

  前兩個條件,可以說在海底撈2018年上市時就已經較為成熟,真正的變量是第三條——市場土壤。

  近兩年來,餐飲業的知名連鎖企業放棄全直營模式、開放加盟,是一個潮流。瑞幸、喜茶、奈雪、庫迪等一眾咖啡茶飲在2021年至2023年相繼開放加盟。到了2024年,1月有深圳的樂凱撒披薩、2月有“太二酸菜魚”母公司九毛九接連“下海”。

  “10年前做加盟,和現在做加盟,市場環境、加盟人員的認知完全不同。”周兆呈評價。創立30年來,海底撈內部其實一直在觀察和探討加盟模式,也被外界問及,這次真正開始啟動,是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

  據了解,目前加盟業務交給一名“老海底撈人”負責。她曾擔任過海底撈的輪值首席運營官,目前還在擔任大區經理,同時負責加盟業務。

  東吳證券分析,通過輕資產加盟經營模式,海底撈能轉嫁部分運營成本,提昇抗風險能力的同時優化報表質量。預計海底撈將以門店收入抽成作為主要盈利方式,新增加盟門店有望增厚整體業績。

  目前,海底撈對於加盟擴張表達了極為謹慎的態度。百勝中國是當前市值超過海底撈、在港股排名第一的中國餐飲企業,肯德基曾在2023年9月宣布擴張計劃——未來三年加盟店佔比達15%至20%。

  對此,周兆呈說:“海底撈加盟店佔比會很小。”

  “我們沒有定一個目標,幾年之內加盟店要達到多少家,只是試水。”他坦言,“全托管模式也只是沙盤推演,在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新的問題是出乎意料的?肯定會有。因此我們要謹慎、穩健地去做,之後再看加盟能不能真正地復制和發展。如果可以的話,再調整計劃。”

  周兆呈認為,出於全托管的模式和這種“慢節奏”,海底撈可以承諾,其服務質量、產品標准在直營店和加盟店會保持一致,不會走下坡路。另一方面,也不會出現加盟店太多影響加盟商利益的情況,因為加盟商沒有權利隨意選址開店,一切決策權都在海底撈。

  “全托管在餐飲界是一個奇葩的存在。”陳建榮說,“那麼多火鍋店的加盟,都是總部培訓加盟商,讓他自己經營。奶茶店更是無一做全托管,還有要求加盟商必須到店,也就是全職看店。能做全托管的品牌方,自己實力本身就非常強。”

  全托管的本質就是直營管理,餐飲業裡很少見,因為餐飲個體戶多,個體戶不用開稅票,夫妻檔又省了一部分人工成本,加盟店自己管理就比總部直營的利潤高。只有名創優品、海瀾之家這種大品牌,開大店,纔采用全托管模式,因為有品牌溢價,單店營業額高,利潤空間大,纔能兜得住全托管。

  某小餐飲店老板認為,(全托管)就是加盟商帶資進組,只有投資的權利,連批評的權利也沒有。

  但從海底撈的視角來看,強勢掌握經營決策,也是對加盟商的一種保護。周兆呈認為,加盟是一個生意,任何生意都有風險,即使是強大的品牌如海底撈,在疫情期間也面臨挑戰。海底撈能做的,是在引入加盟商業模式的時候,照顧到加盟商的利益,盡最大努力達到雙贏。

  許多咖啡、茶飲、餐飲都在靠加盟衝“萬店”規模的時候,海底撈目前還是“千店”級別,對於這一點,周兆呈明確表示,奶茶店與海底撈的門店規模不同,“萬店”不是目標,但是海底撈的市值和營收超過了一些“萬店”企業。

  周兆呈否認了海底撈通過加盟給資本市場講故事的說法。目前海底撈的市值為930億港元左右,宣布開放加盟以來,市值漲了接近200億港元,但是與2021年2月最巔峰時的4700億港元市值相比,還在山腳下。

  “完全沒有這個考慮(通過加盟抬高股價)。考慮這個的話,所有的動作都會變形。”周兆呈說,“如果我們要去迎合資本市場的喜好,那麼應該馬上說,加盟開萬店,資本市場就瘋狂了。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把資本市場的反應來指導企業經營。”

  “資本市場的規律很難把控,還是專注自身發展。”他說。

  4、加盟,餐飲企業的出口

  海底撈剛從疫情間的虧損和閉店的自我修正中走出,營收和淨利創新高,但是在門店拓展上,依然沒有恢復元氣。

  疫情前後,由於前期戰略誤判,快速擴張,海底撈曾經主動發起了一次關店行動。2021年11月,海底撈宣布開展“啄木鳥”計劃,計劃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最終到2022年6月,一共實際關停302家。緊接著在2022年9月開啟了一個“硬骨頭計劃”,重開過往關停的若乾餐廳。2022年全年新開24家餐廳,48家關停餐廳恢復營業,但也有50家經營表現欠佳的餐廳被關閉。

  到了2023年,海底撈表示首要目標是提高門店盈利能力與運營效率,放緩了餐廳網絡拓張的速度。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底撈在大中華區一共有1374家門店,全年新增9家,重啟26家之前關停的,又關閉了32家。

  2020年至2021年中是海底撈瘋狂擴張的高峰期,一共開了800多家門店,新增門店數量比前25年總和還多。但是從2022年到2023年,淨新增的門店只有3家。直營開店的模式下,海底撈非常謹慎,也承受壓力。

  此外,海底撈接待的消費者人次增多了,每個人花的錢卻減少了。雖然2023年海底撈全年接待3.97億人次顧客,較上年增加43.7%,但是客單價從2022年的104.9元減少至2023年的99.1元,海底撈解釋主要原因是優惠增加。

  翻臺率提昇了,纔算是回昇——這是餐飲業評估景氣的指標之一。2022年,大中華區海底撈餐廳的整體翻臺率為3.0次/天,2023年提昇至3.8次/天,但是與2018年的5.0次/天相去甚遠。在翻臺率“5”時代,海底撈成功登陸港股,一度是資本市場的寵兒。

  “(翻臺率)回到5是不可能的任務,也不是目標。”周兆呈告訴《財經》,在海底撈翻臺率達到5次/天時,公司主動把這個數字降下來。因為到5的時候,意味著顧客一直在排隊,至少排一小時,消費體驗不好,海底撈會流失顧客。

  2021年海底撈在啟動“啄木鳥”計劃時曾表示,若餐廳的平均翻臺率低於4次/天,原則上不會大規模開店。據了解,海底撈目前沒有一個精確的翻臺率目標,但是4次/天依然是一個參考基准。 

  “到了這個階段,就可以做一些事情了。”周兆呈說,“也不是那麼精准一定要到4纔行,3.9行不行呢?要看具體情況。”

  按此說法,2023年3.8次/天,就已經接近“可以做一些事”的情況了。海底撈2023年業績公告中對2024年加盟計劃沒有詳述。

  沈萌認為,如果企業本身主要做加盟,那麼發展預期已經進入資本市場價格裡了,但是海底撈從自營擴展到加盟,會重塑投資者預期。投資者認為它的增長將加速,給企業增加了新動能。

  沈萌的觀點是,海底撈的單店投入成本高,如果全部都靠自己投資,在當前經濟環境下,自身壓力很大;面對消費需求收縮,獨立開疆拓土,企業經營流動性和安全性將承擔較大風險。正因海底撈遭遇過這種危機,纔誕生了“啄木鳥計劃”。因此,企業需要找尋新的出路,以杠杆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優化成長路徑。

  加盟擴張,或許也是內部管理、人纔成長需要的出口。海底撈一直采取“師徒制”的管理模式:每個店長只要去開新店,在老店選一名徒弟昇任店長,他們就形成了正式的師徒關系。店長不僅可以對本店享有業績提成,還能從徒弟、徒孫管理的門店中獲得更高比例業績提成。這是一種管理,也是一種激勵政策,綁定了員工、店長、門店、公司各個環節的利益。

  陳建榮分析,師徒制培養出來的人纔需要一個出口,前兩年海底撈關了一批門店,現在又沒有大批開店,師徒制被壓縮下來,如果沒有新的門店讓人施展拳腳、獲得更大利益,也會造成人纔流失。

  這一輪加盟潮,給整個餐飲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課題。

  “加盟商挑選餘地越來越大,連海底撈都入場了,我們找加盟商越來越難。”陳建榮坦言。他創立的味捷餐飲集團專門做連鎖快餐,旗下有12個品牌,最初做直營的6年裡只開了100多家店,從2016年做加盟之後,現在一共有近3000家店。

  他明顯感覺到,2024年以來,加盟商來訪簽約率下降,“降了10個點”。“以前沒什麼品牌可選,加盟商來了就簽約,現在他們也要貨比三家。”因此,陳建榮需要花更加精力去了解競爭對手。

  據他了解,擁有7000家以上門店的奶茶品牌,全部都在搶奪腰部、尾部的加盟商,甚至喊出免加盟費。他們正在爭搶存量市場,把沒品牌和小品牌的門店搶到自己的軍營。“這些奶茶店都在衝上市,在這個過程中,開店不能停,有增量纔有市值。”

  中國餐飲品牌正在趨於“連鎖化”。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手美團發布的《2023中國餐飲加盟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從2018年的12%至2022年的19%。

  “連鎖化率高,基本可以理解為加盟的功勞,直營做不到。”陳建榮深有體會。

  所有的加盟人,都在看向美國54%的餐飲連鎖化率,認為中國仍然有很大提昇空間。海底撈也因一流的品牌力,一入場就被寄予厚望。談到對行業的影響,周兆呈退一步說:“沒想過這麼大的意義。但如果通過海底撈引入加盟,讓大家對加盟這個模式有一個更准確、更客觀的認知,對高質量加盟進行一些新探索,也是件好事。”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聯系我們:hyzixun#126.com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16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