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電子IPO擬募投項目產能消化存疑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 編輯:劉子安 2024-03-21 10:13:42

  正在緊鑼密鼓推進IPO的常州武進中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瑞電子”),報告期(指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1-6月)內,出現了部分項目建設或未達預期、產能利用率下降等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中瑞電子此次IPO仍擬募資近9億元,新增年產組合帽12億只、圓柱型鋰電池鋼殼3.12億只的產能。在產能利用率下降的情況下仍募資新增產能,中瑞電子此舉引來市場關注,公司招股書也為此專門提示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的風險”。

  環評報告露端倪

  7.5億只產能“不翼而飛”

  《經濟參考報》記者深入研讀常州市常武環境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月編制的《中瑞電子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簡稱“《報告表》”)發現,年產30億只鋰電池用防爆減震型組合蓋帽項目或存在建設不達預期、產能“莫名”減少等問題。

  《報告表》顯示,2018年9月25日,中瑞電子取得《年產30億只鋰電池用防爆減震型組合蓋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批復意見(武行審投環[2018]292號);2019年鋰電池用組合蓋帽項目進行擴產,2019年5月28日相繼取得《動力鋰電池精密安全結構件蓋帽擴產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武行審投環[2019]293號)、《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武行審投環[2019]291號)、《車用動力鋰電池鏡面拉伸鋼殼生產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武行審投環[2019]292號)等批復意見。

  《報告表》明確指出,中瑞電子年產30億只鋰電池用防爆減震型組合蓋帽項目和動力鋰電池精密安全結構件蓋帽擴產項目,於2021年1月30日完成自主驗收。《報告表》在介紹“全廠建設項目生產規模及產品方案”時透露,已經投產、已經驗收的鋰電池用防爆減震型組合蓋帽項目,現有工程產能為30億只/年,投建後產能為22.5億只/年,產能減少7.5億只/年,年運行時間為7200小時;已經投產、已經驗收的動力鋰電池精密安全結構(18號蓋帽)項目現有工程產能和擴建後產能均為1.5億只/年,動力鋰電池精密安全結構(21號蓋帽)項目現有工程產能和擴建後產能均為6億只/年,年運行時間均為7200小時;車用動力鋰電池鏡面拉伸鋼殼項目不再建設。

  根據上述環評報告、批復意見等材料,中瑞電子組合蓋帽產品工程產能為30億只/年,動力鋰電池精密安全結構18號蓋帽和21號蓋帽的工程產能分別為1.5億只/年和6億只/年。但《報告表》僅提及組合蓋帽產品建後產能減少7.5億只/年,未提及減少原因。

  鑒於此,《經濟參考報》記者就“年產30億只組合蓋帽項目是否達到了建設預期、為何會減少7.5億只產能”等問題致電致函中瑞電子,該公司在書面回復記者材料中未正面提及產能減少原因,僅表示“公司不同項目對應的產品存在差異,相關項目仍在建設中”。

  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滑招股書僅披露“有效產能”

  耐人尋味的是,中瑞電子在招股書中,提出了“有效產能”的說法並進行了如是定義:“在公司機器設備正常運轉對應的理論產能基礎上,結合設備轉產、產品種類切換、設備停機保養、正常的節假日休息、產品良率等因素,折算出的產能。”

  《經濟參考報》記者進一步研讀綜合中瑞電子多個版本的招股書發現,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1-6月,中瑞電子組合蓋帽產品的有效產能分別為13.36億只、13.88億只、17.48億只、20.89億只和10.71億只,實際產量分別為7.30億只、10.63億只、16.89億只、17.02億只和8.22億只,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4.61%、76.59%、96.65%、81.48%和76.74%。

  也就是說,報告期內,自2022年以來,中瑞電子組合蓋帽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81.48%和76.74%,呈現下滑態勢。特別是2023年上半年,其產能利用率已從高峰期的九成多降至七成多。分析人士指出,這尚是按照有效產能口徑計算出來的數據,如果按照設計產能、理論產能口徑統計,其產能利用率或將更低。

  鑒於此,《經濟參考報》記者就中瑞電子“是否存在用有效產能代替設計產能從而變相提高產能利用率的問題”以及“招股書涉及相關產能的披露是否存在問題”“請進一步披露設計產能及對應的產能利用率”等問題致函采訪,中瑞電子書面回復表示“招股書涉及相關產能的披露不存在問題”,同時稱“2023年1-6月公司受下游小動力市場需求減少、鋰電池廠商開工率不足的影響,公司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公司已在招股書披露原因”。不過,中瑞電子對“為何用有效產能代替設計產能”“是否變相提高產能利用率”等問題選擇了回避,未向記者披露設計產能及對應的產能利用率。

  擬募投項目三年大變樣擬募集資金增超兩億元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中瑞電子於2019年首次披露IPO招股書信息,後於2021年初撤回IPO申請。2022年再次啟動IPO進程,並披露了新的招股書。記者結合不同版本招股書研究發現,擬募投項目三年時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相關募投項目從名稱看已改頭換面。同時,擬募集資金總額也從原來的6.37億元飆昇至後來的8.95億元,淨增加2.58億元,增幅高達40.50%。

  簽署日期為2019年6月18日的舊版招股書中,中瑞電子披露稱,擬募集資金6.37億元用於三個項目——投資2.79億元的動力鋰電池精密安全結構件蓋帽擴產項目(年增18號組合帽1.5億只、21號組合帽6億只)、投資3.13億元的車用動力鋰電池鏡面拉伸鋼殼生產項目(年增6億只圓柱鋰電池鋼殼)、投資0.45億元的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項目備案號依次分別為武新區委備[2019]40號、39號、38號,項目環評審批文件分別為武行審投環號[2019]293號、292號、291號。項目投資周期均為24個月,建設地點位於公司現有廠區即常州市武進高新區鏡湖路11號、11-1號等。

  三年後,簽署日期為2022年6月26日的新版招股書中,中瑞電子披露的擬募集資金規模從原來的6.37億元增加到了8.95億元。擬募投項目則變化為投資8.44億元的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和投資0.51億元的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項目備案號分別為武新區委備[2022]14號和新區委備[2022]13號,項目環評審批文件均為常武環審[2022]120號。其中,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建成後,將新增年產組合帽12億只、圓柱型鋰電池鋼殼3.12億只。項目建設周期為36個月,項目地址位於常州市武進高新區鏡湖路南側、鳳翔路西側。

  記者仔細對比研究發現,中瑞電子舊版招股書中提及的擬投資3.13億元的車用動力鋰電池鏡面拉伸鋼殼生產項目,至少截止到2022年2月並未建設,前述《報告表》的表述為“車用動力鋰電池鏡面拉伸鋼殼項目不再建設”;舊版招股書提及的動力鋰電池精密安全結構件蓋帽擴產項目已於2021年1月30日完成自主驗收並投產,新版招股書未再提及。

  但新版招股書中,中瑞電子改頭換面提出了“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這一似乎全新的“新項目”,項目將新增年產組合帽12億只、圓柱型鋰電池鋼殼3.12億只。有意思的是,在舊版招股書中,擬投資3.13億元建設的車用動力鋰電池鏡面拉伸鋼殼生產項目,將年增6億只圓柱鋰電池鋼殼。而此後這一項目雖未建設,但此次IPO新提出的“新項目”中,仍然包含了“新增圓柱型鋰電池鋼殼3.12億只產能”,這比舊版招股書計劃新增的“6億只圓柱鋰電池鋼殼”產能大幅縮水。

  此外,新版招股書提出的“新項目”,將新增年產組合帽12億只。但記者注意到,中瑞電子2018年9月獲得環評報告並於2021年完成自主驗收的年產30億只鋰電池用防爆減震型組合蓋帽項目,7.5億只產能“莫名”減少,相關建設並未達到預期。新增的組合帽與原來建設的鋰電池用防爆減震型組合蓋帽項目、組合帽與組合蓋帽,是否原本就是同一產品?是否存在涉嫌用不同的名詞誤導監管層和投資者的問題?募投項目與已驗收但未達預期的項目是否相同?是否涉嫌重復建設?對此,中瑞電子書面回復稱:“公司募投項目與此前驗收投產的項目產品存在差異,非同一個項目,不存在重復投資等情形。”

  記者還發現,中瑞電子此次IPO擬募資新增12億只組合帽產能,而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其閑置產能(以有效產能減去實際產量計)分別為3.87億只和2.49億只。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現有項目未達實際預期、產能利用率不斷下滑、有效產能大量閑置等種種因素下,中瑞電子仍擬大幅增加募集資金並投向新增產能項目,其未來產能消化或存在一定的風險。

  記者注意到,中瑞電子在招股書中專門提示“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的風險”時稱,募投項目完成並啟用後,將顯著推動公司產能、業務規模和客戶服務能力的擴大和提昇。若未來市場需求或行業技術發展方向發生重大變動、行業競爭加劇等情況發生,則可能導致募投項目無法按計劃順利實施或無法達到預期收益。中瑞電子還表示,在募集資金到位前,公司已根據項目投資進度先行以自有、自籌資金進行了投入。

  針對中瑞電子IPO存在的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將持續予以關注。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