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造車960天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企業家 作者: 編輯:劉子安 2023-11-23 14:51:27

內容提要:兩個型號,都是轎車。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

  編輯|李薇

  頭圖攝影|鄧攀

  雷軍宣布造車900天後,小米汽車終於亮出真身。

  2023年11月15日,工信部公布第37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產品公示文件中,小米汽車位列其中。

  該公示文件信息顯示,小米汽車的產品商標為“小米牌”,企業名稱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產品名稱為“純電動汽車”,注冊地址為北京市順義區趙全營鎮兆豐產業基地同心路1號,生產地址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景路21號院。

  來源:工信部截圖

  產品信息方面,此次小米共申報兩個產品型號,兩款小米汽車的長寬均分別為4997mm、1963mm,但在高度上,一款為1455mm,一款為1440mm,軸距均為3000mm;動力方面,一款搭載襄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的磷酸鐵鋰電池,一款搭載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發動機方面,一款為蘇州匯川聯合動力系統股份提供,一款為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前者電機峰值功率為220KW/275KW,後者電機峰值功率為220KW;一款最高時速為210KM/h,一款最高時速為265KM/h。

  看到小米汽車外觀圖片後,有微博網友表示其外形側面類似保時捷卡宴,並稱其為“保時米”。定價方面,此前有汽車博主透露小米汽車首車定位C級豪華轎車,售價30萬元+,高配40萬元。此外,據鳳凰科技報道,位於北京經開區的小米汽車工廠已經開始小批量試生產,目前已經生產數十輛汽車,計劃在12月開啟批量生產,明年2月上市。

  針對價格和生產消息,《中國企業家》致電小米集團,截至發稿未得到回應。此前,雷軍曾表示:“小米汽車進展非常順利,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目前來看,小米汽車確實離上市越來越近。

  2023年10月28日,雷軍剛剛宣布小米集團最新戰略從“手機×AIoT”,昇級“人車家全生態”,而承接新戰略的關鍵,就是小米最近發布的澎湃OS系統,雷軍對它的定位是:以人為中心,打造“人車家全生態”操作系統。而全新的小米汽車也將搭載澎湃OS系統,與小米手機等其他智能產品形成一個生態。

  雷軍賭上一切的戰爭

  造車,被雷軍喻為小米發展史上最重大的決定之一。

  他在2021年宣布造車時說:“小米汽車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小米將以巨大的投入、無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來面對這個全新的旅程。”

  一開始,人們懷疑雷軍和小米造車的必要性和決心。但小米集團副總裁、CFO兼任天星數科CEO林世偉曾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當初,雷總(雷軍)是抱著‘小米不做汽車’的心態去做調研的,結果調研一圈發現,如果不做汽車的話,小米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未來我們的產品構成依然只有手機和智能家電,我們就是一個傳統企業了。”

  過去的900多天,外界一直在關注小米造車的進展。2022年,雷軍把團隊組織在一起,只討論一個問題:小米到底用什麼心態來造車?是用世界500強做新業務的心態,還是小團隊從零開始創業的心態?

  那段時間,雷軍和團隊著重分析了大公司做新業務的三個大坑:認知錯位,錯估行業復雜度與高估自己的能力;慣性思維,照搬原有的成功經驗;偶像包袱,面對合作伙伴不夠謙遜、總想第一款產品驚天動地。

  在2022年8月11日那場近3個小時的發布會上,雷軍簡潔地用5分鍾公布了小米造車的最新進展:“小米自動駕駛要采用全棧自研算法,全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已組建500人規模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首期投入33億元研發費用,目標是2024年進入自動駕駛行業第一陣營。”

  來源:工信部官網

  關於對第一輛車的預期,雷軍表示:“作為一個剛剛上路的新人,我們要先確保做一款好車,一款能夠與當下同級所有產品比拼的好車,在確保這個目標的基礎上,再考慮顛覆的部分。”

  關於為誰而造車,雷軍也有了初步的答案:“也許可以先從我們最熟悉也最具市場容量的群體做起,兼顧集團整體業務的步調。”

  雷軍知道再次踏入全新領域必然面臨諸多挑戰,“汽車行業復雜度之高、投入之大、周期之長、容錯率之低,目前業內的主流選手比我們早出發至少6年,作為一個後來者,我們必須保持謙遜,保持敬畏,全力追趕,纔能勝出。”

  在雷軍的設想中,用高品質的智能電動汽車,讓全球用戶享受無所不在的智能生活,是小米造車的初心。當下,小米已經擁有一定的AIoT智能生態,進軍智能汽車領域則意味著小米把智能生活的覆蓋場景再度擴大。

  極卷的造車賽道

  雖然小米汽車目前看來,已是萬事俱備,只差生產。不過,小米汽車面世後面臨的是一個極卷的汽車賽道。

  2023年,如果問哪個賽道是最卷的,答案一定是造車。一方面,頭部車企們不斷融資、合縱連橫,拓展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腰部以下的威馬、愛馳、拜騰等新能源車企今年以來陸續陷入困境,甚至蔚來都宣布裁員10%。

  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中國有超過487家電動車制造商,到2023年,小鵬汽車CEO何小鵬透露,正常經營的新勢力車企僅剩50家左右,這意味著五年時間,430多家電動車制造商在激烈的競爭中消失或即將消失。

  餘承東在6月16日的“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表示,未來汽車行業的洗牌將會非常慘烈,“卷”剛剛開始,未來還會更“卷”。未來5~10年,只有少數汽車廠家能夠活下來。

  除了車企之間的行業洗牌之外,頭部車企們還分別在今年1月、3月和8月掀起了三輪“降價潮”。

  1月6日,特斯拉率先吹響價格戰號角,僅一二月份便有比亞迪、小鵬、問界、蔚來、極氪、埃安、五菱等9家車企跟進,推出各項優惠補貼或直接降價,甚至燃油車也加入降價的行列。隨後,東風汽車集團和上汽大眾又分別在3月和8月掀起新一輪降價潮。

  不管小米汽車最終定價哪個價位段,都會面臨高飽和的競爭。更為關鍵的是,幾乎在每個價格區間內,都已經布滿了不同的車企勢力。而對於每一個新進入的車企來說,最大的考驗就是如何在行業裡佔據一席之地,能夠橕起一定的規模。

  汽車行業從業者的普遍共識是,想活下去必須得走量,一款車的前期研發成本至少在10億元以上,沒有銷量規模,成本就攤不下去。

  事實上,自宣布造車起,各種質疑聲便圍繞著小米和雷軍,雷軍自己也坦言,擺在小米面前的挑戰確實不少:比如起步晚,相比特斯拉,小米晚了十多年;相比造車新勢力,小米也晚了五六年。

  不過,雷軍也並不著急。他強調,汽車行業復雜度高、投入大、周期長、容錯率低,小米需要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踏實和敬畏之心來面對。

  不過,林世偉曾向《中國企業家》提到小米造車的優勢:第一,小米汽車暫時沒有資金的壓力,即便融資,成本也更低;第二,小米的品牌、線下店鋪、供應鏈、工程師等資源具有一定的復用性,可以節省建品牌、線下零售網絡店鋪、供應鏈的時間和成本。

  小米僅在中國就有上萬家線下零售店,也有自己的無人工廠智能制造基礎,以及外部的代工廠和供應鏈合作伙伴,家居場景的新風空調、座椅、AI技術等產品和服務,都能在汽車上有一定的復用。

  “其他車企親自去建渠道,起碼需要3~5年的時間,而小米只需在現有渠道裡去篩選更好的門店,不需要二次建設。除了資金以外,時間也是最大的成本。僅從這兩個方面,我們就可以節約很多成本,把更多的時間、資金都投入到產品本身,把產品打磨好並且將節省的成本真正讓利於用戶。”林世偉表示。

  最終小米汽車表現如何,仍待市場檢驗,雷軍和小米也必須面對嚴重內卷的新能源市場。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