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接近0、比較基准下調 理財徹底迷失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劉子安 2022-08-19 16:58:00

  銀行理財市場近期的“瓜”不少,但最終都指向了一個專業名詞——理財業績比較基准。

  首先是一位投資者稱“1萬元銀行理財15個月僅賺9元”,具體來說就是,該產品到期日淨值為1.0009元,1萬元投資了15個月,只拿到9元的收益,實際年化收益率低至0.072%,而該產品的年化業績比較基准為4.20%。

  其次是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近期下調理財業績比較基准,下調幅度在20個基點至30個基點不等。

  最後是多家銀行和理財子公司公告稱,提前終止旗下的理財產品,而其背後的最主要原因是業績不達標,也就是實際收益率與理財業績比較基准差距過大,即使講產品堅持到合同期滿也很難讓收益率有明顯的提高。

  這三個“瓜”都與理財業績比較基准有關,那理財業績比較基准又到底是什麼呢?又有多少投資者真正理解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個前提是,理財業績比較基准主要用於淨值型理財產品,而淨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銀行和理財子公司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最低收益。

  理財業績比較基准是理財產品發行方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

  到這裡,有投資者會問,理財業績比較基准與過去經常提到的預期收益率有什麼區別?其實兩者都是代表收益估值,在作為歷史業績參考時,兩者具有極大的相似性,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一個大致的收益預估值。

  需要注意的是,預期收益率往往帶有剛性兌付的屬性,即使理財產品最終未達到預期收益率,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率相差往往不會很大。

  在理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理財產品全面淨值化管理並打破剛性兌付。此時,理財業績比較基准則只具備參考價值,銀行或理財子公司完全不會也不能根據理財業績比較基准剛性兌付,這可能導致產品實際收益率與業績比較基准可能存在較大偏差。

  投資者了解了以下幾個重點,就能對理財業績比較基准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是不同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投資策略不同,收益和風險必然存在差異。例如說一只僅投資優質債券的理財產品和一只投資標的中存在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相比,因為產品投資方向不同,所承受的風險不同,業績比較基准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是理財業績比較基准嚴重依賴過往經驗,就是說銀行或理財子公司給出業績比較基准是基於歷史數據計算得到的,但最終的情況還要看當時的市場環境和管理人的判斷。

  第三是不承諾收益,這意味著最終能實現多少的回報是不確定的,購買者不能以最終業績沒有達到理財業績比較基准向銀行或理財子公司索賠。

  總之,理財業績比較基准就是該產品未來實現收益可能的一個范圍,但這個收益最終實現多少是不確定的。進入2022年後,受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國內金融市場波動較大,導致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回撤,與業績基准相差較大。考慮到銀行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多以債權類資產為主,對貨幣市場利率高度敏感,近期市場利率下行趨勢也波及到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