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 編輯:劉子安 2021-09-14 09:34:45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近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就促進共同富裕確立了“施工圖”。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取得實質進展”的一個顯著的數量化標志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不僅對推進共同富裕意義重大,而且對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和國家長治久安,構建新發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義,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改革開放後,我們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推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黨的十九大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兩階段”戰略安排,第一階段實現“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第二階段“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議首次將“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表述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同時提出“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目標要求。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就紮實促進共同富裕的現實基礎、重大意義、基本原則、要求條件等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由此可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具有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功能。共同富裕的社會一定是中等收入群體佔多數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裡士多德提出,“以中產階層為主的政體是最符合正義原則的,是最穩定的”。中等收入群體作為經濟發展的穩定受益者,他們對社會秩序和主流價值觀認同感較強,比較理性務實,一般不希望看到既定社會秩序受到破壞,對社會能起到穩定器作用。貧富差距懸殊和兩極分化,必然導致社會的撕裂和動蕩,從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最終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由此可見,一個社會中如果大多數人都是受益者,那麼這個社會也是一個有希望的社會,大多數受益者其自身社會態度必然具有溫和性,充滿理性而不是非理性,而且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可以有效防止貧富差距懸殊和兩極分化,有效彌合社會裂痕。因此,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進程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具有“穩定器”或“緩衝器”的社會政治功能。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擴大內需,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根基。大國經濟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須實現內部可循環,並且提供巨大國內市場和供給能力,支橕帶動外循環。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發展,我國經濟快速成長,國內大循環的條件和基礎日益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持續發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是中等收入國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經的階段過程。而轉方式調結構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同一個階段過程的兩個側面,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基礎建設、新型產業、服務業等中,在有著14億多人口的民生基本需求中,更在已有4億多並日益增加的中等收入群體所形成的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中。隨著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持續擴大,由此將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潛力,必然擴大內需消費,形成內部循環,進而帶動外循環,推動新發展格局漸成。由此可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不僅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措施,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一環。

  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就在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這一著力點。與世界其他國家實現現代化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最突出特點是,這將是中國14億人口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將是中國實現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的現代化。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