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編輯:劉子安 2021-08-12 09:31:47

  今年以來,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如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強基礎方能健實體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也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但中國工業的發展,卻受到別國“卡脖子”的威脅,這是為什麼呢?

  “我國產業中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技術問題,特別是芯片、發動機、材料、數控機床、工業軟件等領域存在短板,一些關鍵零部件、關鍵裝備依賴國外。別人一制裁我們,我們國民經濟中的一些關鍵部分就會受到重大影響。”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科技創新的能力還不夠強,特別是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還缺少重大突破,原創能力、特別是從零到一的技術,我們還掌握得太少。

  分析清楚其中的原因,下一步的對策也就不言而喻:加強基礎研究,提昇原創能力。

  “如果不從根子上來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只在外圍、在產業下游努力,就很難突破別人卡我們脖子的局面。所以首先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趙剛表示,加強基礎研究,就是要增強基礎研究的經費、人員和平臺。

  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如何布局?如何實施?當前形勢下,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既要“補短板”,也要“築長板”。“補短板”就是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提出科學方法、科學答案。“築長板”就是向前看,需要有預見性,甚至在“無人區”要及早部署研究,使中國經濟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得到最關鍵的科技支橕。

  “對於如何解決卡脖子問題,國家已有重大部署。”趙剛介紹,多個中央文件都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新型舉國體制,這其實就是我們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抓手,要以國家實驗室為抓手,匯聚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等科研力量來組成攻關團隊,形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體系。

  多方促進雙鏈融合

  解決“卡脖子”難題,不僅需要強基礎,也需要做好創新鏈和產業鏈的“雙鏈融合”,強化其韌性。

  “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本質是消除被打壓被遏制的應力集中點,加強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各層次系統間的耦合性。”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志生認為,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是鼓勵有形產品與服務的融合,充分應用我國具有海量優勢的終端用戶行為數據,進行高頻次迭代創新,釋放公眾用戶的創新潛能。這個方法適用於以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高端醫療設備、智能終端產品等為典型的高端制造領域,可以“築長板”。

  二是鼓勵軟硬件發展的融合,打造由設備制造商、龍頭生產企業、骨乾應用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構成的關鍵產業聯盟,在產品創新、技術創新、人纔培養上實現相對閉環且具備一定兼容性的協同。這個方法適合以集成電路、基礎軟件、量子計算等為典型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需“補短板”和“搶陣地”。

  三是加強不同產業鏈之間的融通創新,尤其是工程師技能、機器設備、生產線和零部件等方面的標准耦合,以備應急之時能快速重構產業鏈。

  “此外,需要有基於新興技術的創新型經濟系統的支橕。”洪志生說,未來,創新型經濟系統將具有如下典型特征:重大科學發現持續產出,全球前沿技術為我產業創新所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各產業集群中競相迸發,產業資本尤其是創投資本投資環境優越,面向創新的產業政策包容且適度容錯。

  “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一方面靠基礎研究產出,一方面也靠企業產品開發。關鍵技術突破了,關鍵裝備和零部件都能供給了,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就有保證了。”趙剛認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增強產業鏈韌性方面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有大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我們就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力,不怕別人制裁打壓。”

  深化改革保駕護航

  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還需不斷深化改革。

  一方面,我國正通過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通過“揭榜掛帥”“賽馬制”“包乾制”等機制,讓科技人員有用武之地,激發創新活力。另一方面,我國也通過各種改革措施,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通過市場需求引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擴大開放創新,全面提昇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近期的兩項改革舉措都值得期待。”趙剛說,一是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經費管理自主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基礎研究類和人纔類項目推行經費包乾制,並將科研項目經費中用於“人”的費用佔比,從過去10%至20%的比例大幅度提昇至可以超過50%。

  “經費‘包乾制’和‘人頭費’佔比提昇,減少了科研人員的束縛,提高了科研人員的待遇,提昇了科研機構的處置權。這讓科研人員可以安心坐冷板凳,不必再為經費犯愁。”趙剛說,這有利於形成戰略科技力量的配置,提高原創性科研成果的產出。

  另一項重要改革,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趙剛認為,科技成果分類評價會形成更加公平的評價機制,讓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各得其所;市場化評價等制度有助於引導創新資源配置,有助於促進科技經濟融合。這些改革總體上都將有利於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並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