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息差全面下滑 銀行負債業務迎來強監管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劉子安 編輯:郭小琳 2021-04-02 16:27:00

  

  天津北方網訊:淨息差(或稱為淨利息收益率)是考核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的重要參考指標,國內主要上市銀行近期在陸續公布2020年財報,六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多數股份制銀行淨利潤同比略有增長的同時,淨息差卻全面收窄。

  普遍收窄

  目前,超過半數的A股上市銀行都已經公布了2020年財報。從財報上看,中農工建交和郵儲銀行這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淨息差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體看,工商銀行的淨息差降幅在六大國有商業銀行最大,從2019年的2.30%降至2020年的2.15%,下滑了15個基點。對於淨息差下滑的原因,工商銀行認為主要是推進LPR貸款定價基准轉換,同時持續讓利實體經濟,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2020年淨息差同比降幅也都超過了10個基點,分別為13個基點和11個基點,2020年的淨息差分別為2.19%和2.42%。

  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的淨息差降幅都在10個基點以下,同比降幅分別為4個基點、3個基點和1個基點,三家銀行2020年的淨息差分別為1.85%、2.20%和1.57%。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銀行的淨息差同比僅下滑了1個基點,但1.57%的淨息差絕對值明顯低於其他5家國有商業銀行。

  在股份制銀行中,中信銀行的淨息差降幅排名靠前,2020年的淨息差為2.26%,比2019年下降19個基點。對於淨息差的下降,中信銀行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2020年以來,為應對疫情衝擊,宏觀層面出臺系列寬松政策並引導“降低融資成本”,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堅持讓利實體經濟,貸款利率趨勢性下行。二是受疫情衝擊,居民消費萎縮,收益率相對較高的信用卡貸款投放放緩,高收益資產佔比下降。三是在利率下行期,綜合安全性與效益性需要,主動調整了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加大了同業及投資類業務比重。

  中信銀行表示,高度重視對淨息差的管理。為應對淨息差下行壓力,將負債成本管控作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中,堅持“量價平衡”原則優化負債結構。但綜合宏觀經濟金融形勢以及市場競爭態勢,預計2021年銀行淨息差仍面臨下行壓力。

  平安銀行2020年的淨息差較2019年下降9個基點,為2.53%。具體來看,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宏觀背景下,平安銀行2020年的1年期LPR報價較2019年年末下降30個基點,企業貸款(不含貼現)收益率較2019年下行51個基點,遠超LPR利率下行幅度。

  高層堵漏洞

  3月26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印發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的通知》(以下稱《辦法》),專門針對商業銀行的付款等負債業務質量進行規范。

  中信證券認為,部分商業銀行近年來為了追求擴表,盲目吸收存款,造成了線上違規吸儲、線下高息攬儲亂象,淡化了安全性和流動性等最基本的銀行經營原則。過於片面的業績評價標准催生了商業銀行粗放型的發展,造成存款規模陡增陡降,放大了銀行體系以及整個金融市場的波動,為流動性管理帶來難度。

  除了防控風險,商業銀行的負債質量管理對於金融服務實體也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銀行負債成本過高會直接影響貸款利率下行空間,從而加劇了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另一方面,負債端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辦法》明確劃定了負債業務禁區,包括禁止濫用金融創新以逃避監管,禁止設定不合理的考評指標,禁止采取違規手段調增、調減負債或吸收、虛增存款。這是繼《關於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整頓互聯網平臺存款業務後,監管再次發力整治線下存款業務,強調了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合規經營。

  “違規返利吸存”“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規則都是商業銀行過去常見的攬儲手段,部分地方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攬儲,存在違規跨地展業、違規抬高攬儲成本、負債與資產錯配等風險,顯然與建立健全負債業務創新管理機制的目標相違背。

  《辦法》此次明確了業務禁區後,商業銀行必須在業務創新上再下一番功夫了。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