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IPO規模創十年新高 15家公司強制退市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編輯:郭小琳 2020-09-03 09:18:58

內容提要: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去年以來,為優化資源配置功能,資本市場進行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其中,注冊制改革是本輪資本市場改革的龍頭,信披、退市等制度配套修訂,資本市場入口和出口把關進一步優化。

  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去年以來,為優化資源配置功能,資本市場進行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其中,注冊制改革是本輪資本市場改革的龍頭,信披、退市等制度配套修訂,資本市場入口和出口把關進一步優化。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9月2日,年內234家企業IPO募資3087.86億元,同比增長136.9%,為近十年新高(2011年以來)。其中,注冊制下119家企業IPO募資1930.64億元,佔比62.52%。與此同時,年內已有28家企業退市,包括15家強制退和13家重組退。

  市場人士表示,注冊制改革進一步優化了資本市場進出機制,提昇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未來,可以進一步優化信披制度、退市制度和交易制度等,引導資源向科技企業、優質企業集中。

  IPO規模達3087.86億元

  “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始終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之中,目前亦表現出了不同於以往歷次改革的鮮明特點。”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是致力於完善資本市場多層次發展體系,另一方面是市場化導向,減少不必要的監管約束,提昇市場主體運作自主性和便利性。

  從入口端來看,隨著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今年以來的IPO規模顯著提昇。《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9月2日,年內有234家企業登陸A股,同比增長98.31%,合計首發募資3087.86億元,同比增長136.9%。其中,注冊制下共119家企業(包括21家創業板注冊制企業)實現IPO,佔比50.85%,合計首發募資1930.64億元,佔比62.52%。

  由於科創板和創業板服務科創、創新企業的定位,年內IPO企業的科技和創新含量更高。從行業分類(申萬一級)來看,今年以來,電子、醫藥生物兩個行業IPO募資額較高,分別為826.42億元和395.06億元,合計1221.48億元,佔年內IPO募資總額的39.56%,接近四成。

  “今年以來,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一系列高科技公司成功上市,資本市場資源進一步向優質企業集中。”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夏凡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李湛表示,注冊制下的新股發行真正實現了市場化,由市場來調節供需,審核注冊效率提昇。能夠更有效的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真正實現市場化的優勝劣汰。

  已有28家公司退市

  從出口端來看,今年以來,退市企業數量再創新高。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9月2日,年內有15家企業被強制退市(包括兩家B股),其中9家為面值退市,5家為財務退市,1家為規范類退市。另外,截至7月底,年內有13家公司通過出清式重組完成退市。

  夏凡捷表示,與注冊制發行改革的快速推進相比,退市制度改革以“新老劃分、平穩過渡”為原則。“盡管今年退市公司數量顯著增加,但退市率與成熟資本市場還有較大差距。預計隨著注冊制的深入推進和退市制度改革過渡期的結束,退市制度改革將成為後續改革的重點,以進一步提昇資源配置效率。”

  對於如何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李湛認為,主要還是應從制度的完善方面來考慮。從退市制度來看,首要任務需要完善其配套措施,加速退市資源出清。另外,證券市場強調信息披露,也強調市場中介的主體責任。對於新股發行中的違規問題應嚴懲,完善信披制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運行效率。

  夏凡捷表示,當前注冊制改革已經在科創板、創業板鋪開,與並購重組和再融資改革、退市制度改革等一起協同推進。這些基礎制度的變革,將成為A股慢牛的制度基石。“未來注冊制將推廣到中小板和主板市場,分階段穩步實現‘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的目標。此外,做市商制度、單次T+0制度等交易制度也在研究,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