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出現浮虧 躺賺時代結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郭小琳 編輯:郭小琳 2020-06-24 15:00:00

  天津北方網訊:6月以來,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淨值出現波動,年化收益率也罕見地跌為負數,引發投資者不滿,甚至有投資者因為銀行理財產品暴跌提起投訴。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受到債市調整影響,也與理財產品估值方法調整有關。

  據不完全統計,近期有十多家銀行、幾十個理財產品出現了負年化收益率,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均出現下跌。以招商銀行代銷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季季開1號”產品為例,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為-4.42%,截至6月10日的單位淨值為0.9988,跌破1。此外,該行另一款“季季開2號”理財產品的淨值也跌破1。官網信息顯示,截至6月10日,該產品單位淨值為0.9994,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為-0.73%。除此之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機構的淨值型理財產品也曾出現浮虧,如“建信理財叡鑫最低持有90天開放第2期”產品,截至6月16日最新淨值為0.999775。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4月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了震蕩調整,理財產品也不可避免的出現淨值浮虧。除去債市影響外,理財產品淨值波動也受到資管新規影響。資管新規自2018年4月發布至今已有兩年多時間,明確要求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在資管新規之下,銀行理財產品對債券的估值方法也發生了變化。可使用攤餘成本法的產品大大受限,絕大部分產品必須采用市價法來估值。攤餘成本法,是一種金融資產的估值方法,即將持有到期的利息平攤到每一個計息日中。而公允價值計價評估後的理財產品,被稱為“真淨值”產品,該估值方法使得理財產品的淨值和市場價格更貼近。在此算法下,理財產品的淨值更易產生波動。因此,當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不再保本保息,產品淨值出現浮虧是市場短期波動下的正常現象,投資者對此應理性看待。

  在打破剛兌的背景下,業內人士建議,金融機構必須加強投資者教育,引導客戶正確認識和投資淨值型銀行理財。一是要引導投資者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務必使投資者明白,短期賬面的浮虧並不代表最終會呈現負收益。長期投資能夠抵御市場的短期波動,投資者需要保持平穩心態,最終收獲穩定的投資收益。二是要傳遞正確的信息,做好風險提示工作。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向投資者銷售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提示投資者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並提示產品的潛在風險,讓投資者自主決策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投資者也需改變銀行理財保本穩賺的觀念,認真閱讀產品說明和相關條款,辨析風險,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