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常規產品不合規 隱瞞創新屬性遭處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新經緯 作者: 編輯:郭小琳 2020-03-25 09:49:35

內容提要:2019年10月份開始,主動權益、被動權益、混合、債券等四類常規產品實施分類注冊制。同時,監管更注重『事中事後』核查,對故意隱瞞創新屬性等問題,采取嚴格追責措施。

  2019年10月份開始,主動權益、被動權益、混合、債券等四類常規產品實施分類注冊制。同時,監管更注重“事中事後”核查,對故意隱瞞創新屬性等問題,采取嚴格追責措施。

  記者了解到,分類注冊制剛實施6個月,就有基金管理人因申報材料合規審查不嚴、隱瞞產品創新屬性等問題被通報。

  上報產品

  隱瞞創新屬性被通報

  3月20日,證監會機構部下發《落實機構主體責任,強化產品合法合規內部審查》,通報了公募基金產品申報中的不合規現象。

  通報稱,2019年10月,證監會建立公募基金產品分類注冊機制。從實施情況看,大部分基金管理人合規意識較強,產品申報材料質量良好。但也有個別基金管理人存在申報材料合規性審查不嚴、隱瞞產品創新屬性等問題。證監局對產品申報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理。

  通報中指出,某基金管理人在某債券型基金的注冊申請材料中,將不屬於公募基金法定的投資證券品種納入投資范圍,但在產品核心要素表“是否存在創新屬性”一欄中未作明確標注,涉嫌隱瞞創新屬性。經核查,該基金管理人在注冊申報材料中增加產品創新要素但未如實標注,隱瞞產品重要信息,違反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八條的相關規定。

  相關證監局依法對該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對產品部門負責人、分管副總經理、督察長等相關責任人員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監管談話等行政監管措施。

  去年10月份開始,監管層開展公募基金產品注冊機制改革優化工作,合規風控滿足總體監管要求、單類產品中長期業績較為突出的基金管理人可適用快速注冊機制,產品注冊期限大幅縮短。常規產品包括主動權益類、被動權益類、混合類、債券類等四種,不包括含有創新屬性、需宏觀審慎管理的基金產品。

  據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紹,實施分類注冊制推出之前,公募基金產品審批是直接審核產品合同。分類注冊制推出之後,基金公司需要填寫核心要素表,內容包括基金投資范圍、投資標的、公司基本情況、旗下類似產品、擬任基金經理情況、該產品是否涉及創新等。

  “審核人員現在會先根據基金公司填寫的核心要素表進行產品注冊。一般基金公司上報的常規產品在‘是否涉及創新’這一欄都會填‘無’。通報的問題或許是該基金公司疏忽大意所致。”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說。

  強調三大監管要求

  多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分類注冊機制進一步提昇了注冊審查效率,也對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針對注冊制實施情況,監管通報提出了三項要求。

  一、強化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合法合規審查機制。嚴格對照《基金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一系列配套規則的具體規定,建立覆蓋產品設計研發、募集運營全流程的合法合規審查機制,明確內部職責分工以及監督、問責、風險處置機制,確保基金管理人歸位盡責。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監管要求進一步強調合法合規的審查機制,確保基金管理人歸位盡責。

  二、完善質量控制機制,嚴把申報材料質量關。基金管理人應建立基金產品申報質量控制制度和流程,加強產品設計,完善內部論證,切實履行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義務,如實標注創新要素,確保注冊申請材料真實、准確、完整,不得存在差錯、遺漏、誤導性陳述、隱瞞產品創新屬性等問題。

  三、科學理性申報,不斷提昇主動管理能力。基金管理人應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大眾財富管理科學設計基金產品,始終堅持專業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合理布局產品線,切實提高產品生命力,杜絕盲目、跟風申報產品。持續提高誠信合規風控水平及投研能力,著力提昇產品中長期業績,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過去產品創新存在跟風申報現象,結果造成了不少迷你基金、清盤基金。注冊制更強調科學理性申報新產品,避免盲目跟風。

  《通報》指出,下一步,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將持續加強基金注冊申請材料抽查審查。一旦發現重大差錯、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等問題,將依法嚴肅處理。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