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落地滿一年 為何仍有銀行賣保本理財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袁文瑞 編輯:袁文瑞 2019-06-05 15:41:00

內容提要:十幾年來,『保本保收益』一直是銀行理財產品重點的宣傳方向,也是百姓認為較『穩妥』的理財方式。自2018年5月,《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公布,給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的潛規則畫上句號。可津雲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仍有銀行向百姓宣傳『保本』理財產品。

  天津北方網訊:十幾年來,“保本保收益”一直是銀行理財產品重點的宣傳方向,也是百姓認為較“穩妥”的理財方式。自2018年5月,《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公布,給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的潛規則畫上句號。可津雲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仍有銀行向百姓宣傳“保本”理財產品。

  宣傳理財產品100%“保本”

  日前,津雲新聞記者來到平安銀行天津和平支行,在該行面對西康路一側的正門上,電子屏上顯示著理財產品介紹:“100%保本理財,預期年化收益最高4.00%;非保本理財,預期年化收益最高4.32%;大額存單,年利率最高達4.18%”。

  津雲新聞記者隨後進入平安銀行天津和平支行營業廳,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在得知記者是來詢問理財產品後,安排記者在理財產品銷售專區櫃臺等候,隨後,一名男性銀行工作人員接待了記者。該工作人員坐下後詢問:“您是傾向保本還是非保本產品?”“保本產品。”“現在有一款98天到4%收益,門檻一萬。”

  當記者詢問這款產品是否保本時,工作人員說:“保本!”“能保證收益嗎?”“浮動收益,之前的收益都能達到4%,但是收益是在1%-4%。”

  津雲新聞記者發現,在該銀行營業廳理財產品銷售專區的櫃臺上,並沒有明顯的投資風險提示,銀行工作人員在溝通中也並沒有得到明顯的風險提示,只是介紹要進行“雙攝雙錄”,並介紹記者可以在網上進行。

  打破“剛兌”由常識變共識

  津雲新聞記者了解到,在2018年“資管新規”中第二條,明確規定:“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針對資管業務,也有明確的規定:“指銀行、信托、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接受投資者委托,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

  另外,資管新規還規定了保本保收益理財產品的“生命終結點”。考慮到監管和市場的實際情況,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過渡期為規定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對提前完成整改的機構,給予適當監管激勵。過渡期內,金融機構發行新產品應當符合相關規定。

  有業內人士介紹說:“頗受百姓歡迎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從已經逐漸減少,2020年底過渡期滿之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將正式告別歷史舞臺。不過,大家也不必因此恐慌,銀行還會提供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類似於現在保本理財的產品供大家選擇。打破剛性兌付,更重要的是培養百姓的投資風險意識,將常識變為共識。”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