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三季度淨利下滑逾三成 高管調低業績預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證券日報 作者: 編輯:郭小琳 2018-11-22 09:06:56

內容提要:今年三季度,電商平臺京東實現淨利潤25%的增幅、拼多多則大幅減虧。相比之下,唯品會的三季報則顯得相形見絀。近日,唯品會披露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增收不增利,在營收同比增長16.4%的背景下,淨利潤同比下滑32.2%。

  今年三季度,電商平臺京東實現淨利潤25%的增幅、拼多多則大幅減虧。相比之下,唯品會的三季報則顯得相形見絀。

  近日,唯品會披露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增收不增利,在營收同比增長16.4%的背景下,淨利潤同比下滑32.2%。

  記者發現,本季度唯品會淨利潤為近兩年來最低水平,同時其營收增速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已連續下滑。二級市場上,年初至今,唯品會股票下跌已超過五成,截至當地時間11月20日,收盤報價5.47美元/股。

  針對業績下滑的問題,記者多次致電唯品會投資者關系部,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至截稿,采訪提綱未有回復。

  唯品會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人民幣178億元,同比增長16.4%;實現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2.29億元,同比下降32.2%。

  唯品會CEO沈亞在11月15日召開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本季度唯品會的營收增長主要是受活躍用戶數增長以及人均消費額增長的推動。“在2018年第三季度,唯品會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1%,呈現健康的增長趨勢;其次,人均消費額的持續上昇,體現了運營實力和執行能力。”

  據唯品會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公司季度活躍用戶數增長在2018年之前持續放緩,直到今年第一季度後纔出現回昇。第二季度與第三季度的季度活躍用戶數分別同比增長6%和11%。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和騰訊、京東入股後的平臺用戶導流不無關系。唯品會高管介紹稱,公司與騰訊的合作體現在微信小程序與錢包入口,與京東的合作則體現在旗艦店。本季度,唯品會來自騰訊與京東相關平臺導流的新用戶約佔所有新增用戶的22%。

  雖然三季度唯品會在營收上實現了一定的增長,但是增幅卻持續放緩。記者統計發現,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唯品會營收增幅便陷入了放緩的境地。2016年公司營收增幅尚能維持40.76%,到2017年已下降至28.84%,2018年第二季度更是只有18.4%。

  三季度,唯品會淨利潤同比下滑逾三成,並且今年已持續兩個季度出現下滑,淨利潤額也創下了近兩年新低。在三季報中,唯品會並沒有對淨利潤的下滑原因進行說明,僅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淨利下滑主要受到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0%的影響,並稱公司投資促銷活動導致了毛利率下滑。

  財報顯示,三季度唯品會毛利率為20.4%,較去年同期下滑2.5%。電話會議上,針對投資者提出的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唯品會CFO楊東皜並未正面回答,只是表示,“和三季度相比,四季度我們會有更多的促銷活動,銷售收入的增加會進一步優化經營費用率。”他同時表示,“會在產品供給上做調整,減少低毛利、高標准化的商品的投入,而專注在毛利率更高的時尚品類上。”

  不過,對於接下來的零售旺季第四季度,唯品會的業績預期反而比較保守。在三季報中,唯品會預計第四季度實現營收261億元至273億元,同比增長率約為8%至13%。沈亞表示,“整個大環境沒有像去年增長那麼強勁,四季度和全年預期會相應調低一些。”在被問及唯品會明年的發展重點時,沈亞表示,“公司現在的重點已經回到特賣上,同時也在追求深度折扣的商品。”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7日,在唯品會廣州總部召開的年中戰略溝通會議上,沈亞便明確了唯品會要回歸特賣戰略,並強調“要做自己擅長的事”。在這之後,唯品會主站便先後推出了“唯品快搶”、“最後瘋搶”等折扣特賣頻道,並在8月推出了面向代購、微商與中小型批發商的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APP,幫助品牌去庫存。但隨著公司對促銷活動的加大投資,其毛利率也在持續下滑。

  據第三方易觀數據顯示,在2018年第二季度的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中,唯品會早已失去了中國第三大B2C電商的地位,以4.5%的市場份額落後於天貓、京東和蘇寧易購;在第三季度其市場份額縮減到了3.2%。唯品會回歸特賣戰略能否助其重現以往市場地位,尚有待觀察。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