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記銀隆刮骨療傷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志 作者:梁宵 編輯:徐林軒 2018-07-30 09:42:44

內容提要:董明珠入資銀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賴信華都在解決歷史問題,這就像是背著包袱爬坡。

  身處質疑漩渦中的銀隆,意外地很“平靜”。

  生產車間裡的300名工人正在緊急趕工,兩條生產線已經滿負荷運轉——剛剛接到的1500輛的新訂單要在9月份完工,在停車坪上,有近200臺6.8米的新能源車已經檢測、路試完畢,等待交付。

  等待交付給成都公交的6.8米銀隆新能源車,後者又新增了1500輛車的訂單。來源:被訪者供圖

  這是7月25日《中國企業家》記者實地探訪銀隆成都產業園所見。一個月前,這片園區被爆出生產線停工,與銀隆其他廠區那些真假莫辨的消息一樣,迅速引發了外界的關注和猜疑:因為董明珠入資,銀隆這家新能源車企一夜成名,因為同樣的原因,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也會被更快地暴露在聚光燈下,迅速放大。 “外面的人可能不知情,但是我們內部員工知道工廠運行得怎麼樣,所以沒什麼可擔心的。”一位銀隆成都園區的員工表示。據說,一些合作伙伴看到報道,特意來到成都工廠“一探虛實”,來到實地,反倒打消了顧慮。

  問題確是有的。 7月24日在珠海見到賴信華,他正要接待前來商談的青島公交公司的負責人。“資金壓力是有的,所以要開源節流:一方面拿更多的訂單,一方面降低各方面的成本。”2018年3月底,在一連串的人事更迭後,賴信華正式接管銀隆,他是一位十年以上的“老格力人”,2017年6月底到銀隆負責生產,在此之前,他擔任格力電器鄭州公司總經理,把當地的工廠經營得有聲有色。

  不過,銀隆內部的混亂超出了他的想象。上述在銀隆成都工廠建成就入職的員工用一個詞形容說,就像“遠古時代”——沒有任何的管理。

  “長期沒有收回的應收賬較多,之前管理層盲目生產,造成的庫存壓力也很重。”賴信華說這些都是表象,深藏在內的是管理的無序和文化的缺失,“內部人浮於事、利益盤根錯節”。而董明珠在接受《中國企業家》記者采訪的時候也坦陳,“我之前意識到銀隆的管理有問題,不過確實沒想到管理問題這麼嚴重。”

  4月14日,銀隆召開了一次股東大會,此後賴信華加速對銀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全方位的改革,涉及到組織架構、管理流程、質量控制、采購、售後等各個方面,如同像一潭死水的湖面投入一顆大石,引發漣漪不斷。“很多員工會覺得革了他的命,會不理解,或者反抗,甚至會詆毀公司,我認為這也是企業改革必然要經歷的。”賴信華把這個過程比作是企業的“刮骨療傷”。

  情況在逐漸好轉——應收賬款下降,訂單陸續增加,但賴信華卻坦言混亂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再出現供應商討薪和‘停工’的新聞也不奇怪”,他說,“改革會有一個陣痛期。”

  那之後呢?

  “銀隆就恢復‘正常’了。”賴信華說,外界也就不會再過度關注了。

  以下是對話節選:負重前行

  《中國企業家》:銀隆現在負面纏身,當前面臨的危機嚴重嗎? 賴信華:可能因為董總是銀隆的投資人,外界對銀隆的關注度比較高,所以很多事情是“小事化大”了。就拿南京的查封事件來說,當時雙方還在談判過程中,對項目進展和項目驗收還沒有達成共識,本來就是一個簡單的業務糾紛,不至於鬧到法院來封門。 另外說到一些生產線的停產,其實很正常,前管理層在沒有進行市場調研的情況下,盲目投資電池生產線,由於市場需求少,導致大量庫存。所以暫時停產,對生產線進行全面的昇級改造,實際上現在有幾條線還在運行,在進行研發和新產品的試生產。

  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人員問題也是。以前銀隆內部根本沒有管理,我們接手之後首先從人員管理進行了梳理,發現很多園區都是拼命招人,沒有標准工時和定崗定編,公私不分、人浮於事的問題很多,沒有成本控制,沒有效率,完全是一盤散沙,所以必須大刀闊斧的改革,銀隆以前1萬8千人,現在1萬人,照樣正常生產,甚至生產效率還有所提昇。

  《中國企業家》:銀隆目前的資金很緊張嗎? 賴信華:資金壓力確實是有的。一部分來自於應收賬款,現在較年初已經下降了45%左右。 這個問題屬於行業通病。2015、2016年做的車,基本上都是奔著補貼去的,很多車不注重質量,做出來就找一些能夠接車的客戶,很多客戶都沒有運營能力,這就導致大量的車沒有應付款,也沒有進度款,就在等補貼。但是國補(國家出臺的補貼政策)周期很長,至少18個月,有的甚至2~3年。而且2017年1月1號開始,政策對新能源車有個3萬公裡的要求(《關於開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清算工作的通知》要求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裡程須達到3萬公裡),很多車都達不到,所以就造成了很多應收賬款,看似有收入,但實際上收不回來。

  另一部分來自於庫存,2017年7月份之前,由於沒有訂單,銀隆生產了很多預生產的車,此類車是按照標准配置生產的,而我們面向的客戶是公交系統,很多定制化的要求,所以這些車就成了很大的包袱,影響了流動性。

  《中國企業家》: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解決供應商的貨款問題?

  賴信華:此前銀隆的采購都是分散進行的,每個園區的總經理,或者采購部都有很大的權力,所以這裡面滋生了灰色利益鏈——一些價格高、質量又不太好的原料被采購進來。2017年我們開始集中采購,並設立了篩選分廠,對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供應商會堅決剔除——如果商品不合格,這部分貨款肯定是不會給的。

  當然,對合格供應商的欠款,肯定要還,但是需要一點時間。目前的融資和現金流,第一步優先保證生產,讓訂單流動起來,把庫存變現,有回款纔能慢慢還欠款。只能說有個過程,讓供應商跟我們一起走過這個困難的時間。 《中國企業家》:這段時間會有多長?

  賴信華:其實已經向好了,銀隆1~6月份在新能源客車銷售排行榜上是第四名,比2017年同比增長了60%。最重要的是,新訂單的質量已經有很好的提昇,之前銀隆生產的車工藝粗糙,口碑確實不好,如果繼續這樣的質量,誰還敢要銀隆的車?現在改造之後,按照正規的、真正的整車設計流程來做的新客車,不管是從零部件的選擇,到整車的質量、工藝,產品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在解決歷史問題,這就像是背著包袱爬坡。

  《中國企業家》:下一步要爬的坡是什麼?

  賴信華:開源節流,一方面進一步增加訂單;另一方面降低采購成本,減少管理浪費。市場上還在打價格戰,所以要在成本節約上下更大的功夫,現在銀隆每個分公司都有硬指標,每年成本要降低15%,否則就會影響績效考核。

  全面“格力化”?

  《中國企業家》:有一種說法是銀隆被格力系高管全面接管,事實是這樣嗎?

  賴信華:銀隆現在確實有很多格力出身的高管,尤其是現在的分廠都是以前格力的員工來負責的,說實話,銀隆之前很多高管都有些官僚習氣,我們現在要求領導都要參與一線,這方面格力出身的員工確實做的更好。 但是我們並沒有貼標簽,主要是看能力,更重要的是品德。現在集團的一個副總裁就是銀隆的“老人”,負責北京銷售公司和企管人資這一塊;另一方面,現在公司制度化,流程化改革之後,要求嚴格了,很多人就沒有“土壤”了,也會主動離開。 可以說,在管理理念和文化上,現在的銀隆確實借鑒了很多格力的做法,比如篩選廠、總裁禁令、正向質量無誤法等,但在專業領域,銀隆也引入了不少整車制造領域的專家和人纔。

  《中國企業家》:用空降的新鮮力量去撼動原來的組織,調整是不是很艱難?

  賴信華:我是2017年6月初左右來的,那個時候負責生產,其實就已經在慢慢調整中了,當時推進確實非常艱難,因為不是主力,沒什麼話語權。今年3月份正式接手之後,纔開始進行全盤調整,但是也面臨了很大阻力,因為畢竟很多遺老遺少。但我們常說,一個人要增強肌肉,棄除脂肪、割除腫瘤,要把對企業有害的腫瘤堅決、快速割掉,一些脂肪要慢慢消耗掉,這樣纔能保證這個有機體是健康的。

  《中國企業家》:現在到什麼程度?

  賴信華:有害的“腫瘤”基本上都割除了,但還有一些小“腫瘤”,或者沒有發現,或者不知道擴散到什麼程度,都會慢慢清理。 《中國企業家》:董明珠現在參與銀隆管理嗎?

  賴信華:沒有,但有時候我們會和她交流,她不會提一些具體的要求,只是強調必須從管理上入手,從質量上入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