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下鄉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志 作者:王芳潔 粟靈 編輯:徐林軒 2018-07-03 09:42:09

內容提要:若說楊國強有什麼成功秘訣,懂得利益分享大概是第一要義。

  廣東省順德市北滘鎮有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一家是美的,一家是碧桂園。兩家企業的總部在北滘鎮的兩端,遙遙相望,卻也大不相同。美的的總部是現代的,高樓大廈,玻璃幕牆,廣場環繞。但從碧桂園總部走出去一公裡,就來到了鄉野。那是真正的農村,農林田捨,種著嶺南最常見的農作物。

  自1992年碧桂園成立至今,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把房子蓋到了全國700多個城鎮,去香港和紐約敲了三次鍾,卻從沒有真正意義上離開這片土地。無論舊時楊家大祠的三層小樓,還是現在順德碧桂園內的大宅邸,他和鄉村都保持在一公裡的距離。即便已經做了世界500強企業的老板,那些務農時期的記憶也沒有淡去。

  “以前那些田的水,冬天很冷,如果要下去,兩個腳全都是紅色,夏天太陽很曬。”楊國強對《中國企業家》說,他記得,有一年夏天因為窮,沒有衣服穿,曬的整個背黑得像燒豬一樣。

  63歲的楊國強決定走的最後一公裡,是回到田間地頭。6月15日,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顯然這家新公司在楊國強心中佔有重要位置。楊行事低調,過去很多年裡,都沒有就地產主業接受過采訪。但這一次,因為農業公司成立,他坐到了《中國企業家》記者面前。

  “40年前我是種田的。今天我又回去種田。”楊國強說。

  全產業鏈信徒

  搞農業這個念頭,在楊國強的腦海裡轉了幾個月,他覺得自己已經深思熟慮,不會做虧本的買賣了。

  問題是這買賣怎麼做。雖然楊國強在農村長大,鋤過田、犁過地,還開過手扶拖拉機,但那畢竟是40年前的事情了,現代農業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前不久在荷蘭和以色列考察農業科技產業時,他覺得自己像個小學生,要重新學過。當然,對於現階段的楊國強來說,搞農業不是說要自己親自下地,他可以找專業的人來“種田”。自2018年年初,碧桂園密集招募了一批農業方面人纔,王龍旺就是其中之一,後者從事蔬菜管理和研發工作已有二三十年。楊國強親自面試了這批人,令人好奇的是,這位出身小農經濟時期的“老農民”,如何對這些農業專家進行評判?

  “我就說說我的夢想,聽聽他們的想法。”楊國強說。

  說到受試者的想法,王龍旺告訴楊國強的第一條就是:“不要期望在農業上面賺的錢跟做房地產一樣多。農業周期長、回報慢,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承受力。”這似乎不是一次聰明的回答,但最終他卻通過了面試,成為碧桂園農業的副總經理。

  自從碧桂園開始探索多元化,楊國強就多了些天馬行空的夢想。比如他夢想有一天,倉庫裡的拖拉機,一個指令下去,可以自己發動,自己開門,去田間工作。結束後再自己回來,沒油了自己加油。

  楊國強覺得這樣的夢想並非不切實際,以前機器人只能在流水線上作業,現在不是也進了碧桂園的食堂嗎?他嘗過機器人做的菜,味道不錯,連順德菜都會燒。

  關於碧桂園的農業版圖,楊國強的夢想則是這樣的:包括現代設施農業、現代化農機、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等,將覆蓋從土壤、種子、品質到生產流通的全過程。

  碧桂園要在農業上實現全產業鏈,這倒很符合它的特征。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碧桂園,那就是“大”。它是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商。它還是地產大盤模式的開創者,僅廣州鳳凰城一個項目,佔地就超過1萬畝。當這樣一家企業如此隆重地宣布進入一個新產業,不可能是小打小鬧的。

  6月15日當天,在上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碧桂園簽署了17項合作協議。會上傳遞出的最為重磅的消息是,碧桂園將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開研資本合作,三方將共同開展對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根據袁隆平介紹,他計劃五年之內把第三代雜交水稻在全國推廣到1000萬畝,按每畝增產100公斤來算,增產的糧食可以滿足300多萬人口一年的口糧。

  楊國強的目標是實現種養銷一條龍,他可算是全產業鏈模式的信徒。碧桂園就是一家典型的全產業鏈房企。從前端設計到中端建設,及至末端的物業管理,都是自己在做。這種模式最顯性的好處在於降低成本,但對於碧桂園這種規模的企業來說,更為重要的意義還是提高效率。例如,碧桂園也曾嘗試過采用外部設計單位,但發現從招標到最後出方案,流程太長,溝通成本也高。於是公司自己養了一個龐大的設計團隊,只要前方一拿地,後方在極短的時間裡可以拿出方案。

  不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覺得,只有對農業不了解的人,纔會想到在農業上做全產業鏈,這種模式“中國沒有,外國也沒有”,生產、加工、物流、零售企業以往都涇渭分明。

  當然,胡定寰是基於經驗做出的上述判斷,他認為從事生產,就應建立大公社,從事零售,則要想辦法把沃爾瑪打敗。而當下的發展趨勢是,零售端與供應端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例如以生鮮品類見長的永輝超市,其核心優勢就在於對供應鏈的整合。

  同樣,碧桂園農業產業鏈的起點不在種植,而在銷售。目前的“主戰場”是碧桂園旗下的連鎖超市“鳳凰優選”。中間的經銷環節被省去了,鳳凰優選直接向產地訂貨,無論是品種還是貨量,都是以銷定采。

  “我是農民”

  “我是農民,沒讀過什麼書”,這句話楊國強經常掛在嘴邊。和多數企業家的精英范兒不同,他總是穿一件白襯衫,很少打領帶。那天參加碧桂園農業的揭牌儀式,他還穿著一雙改良布鞋。

  臺上,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顧幸偉提及一件往事。七八年前也有一個非常大的房地產老板想乾農業,來找他談,他說對方不是真乾,是半真半假的乾,對方還很不服氣,結果後來損失了100個億。

  “他們是西裝革履、高大上的年輕人來搞農業,我說你的磚頭很值錢,因為你的房地產後面帶來的品質和品牌得到認可。但是你的糧油大家不一定知道,他以為簡單地把2塊錢一斤的米收購來了,包裝成自己的品牌就可以賣10塊錢一斤,結果失敗了,老百姓不認,因為你沒有任何的改變,只是一個包裝變了。”

  顧幸偉沒有點名,但據《中國企業家》記者觀察,開發商進軍農業的先例中,失敗原因除了亂定價,還包括無法掌握銷售渠道。它有賴於經銷商進入零售市場,一旦消費者沒有為陌生品牌買單,經銷商會迅速失去興趣,商超裡便再難見到這些產品。

  而楊國強之所以覺得自己能乾農業,也是因為碧桂園自己手上掌握了銷售渠道,“這條產業鏈是從鳳凰優選引申出來的。”

  鳳凰優選是依托於碧桂園開發小區的社區商超,第一家店於2016年開業。這是一門自然天成的生意,截至2017年末,碧桂園擁有1468個不同發展階段的項目,其中1456個位於中國大陸,共服務用戶超過300萬人。目前,鳳凰優選的規模是500間,未來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當然,每個小區裡未必只有一間商超,在順德碧桂園,鳳凰優選就和另一家超市比鄰而居。2018年4月,碧桂園還和蘇寧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允許蘇寧小店入駐社區。那麼,如何吸引業主走進鳳凰優選呢?

  楊國強的解決方案是,鳳凰優選的利潤率不能超過1%。於是這家店的每件商品,都被標注了好幾個價格,包括零售價、某東價和市場價。當然,鳳凰優選的價格最低。此外,如果是業主購買,還會按更優惠的價格結算。

  通過鳳凰優選,碧桂園的農業業務與地產主業產生了連接,這是業務層面。那麼,在戰略層面,碧桂園為什麼要選擇進軍農業?

  和房地產不同,農業的投資回收期很長,尤其是種業,很多公司七八年都培育不出一個新品種。現階段,碧桂園的主業正處於旺盛時期,2018年前5個月,該公司的銷售額就達到3347億元。如此大的現金流,完全可以消化對農業的投資。

  但反過來,中期階段農業跑順了,也能一定程度上對衝房地產業的風險。和後者相比,農業產業更剛需,消費頻次更高,現金流也更穩定。“有時候房子蓋出來,遇到宏觀調控或者經濟下行,開發商就賣不動了,但農業不一樣,只要你有一個好的渠道,未必能實現很高的利潤,但不虧本、薄利還是能做到的。”胡定寰說。

  更重要的是遠期。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銷售規模達到了13萬億元,這幾乎是行業公認的天花板。大家普遍預期,市場規模還將在這個水平徘徊幾年,之後便會下行。在所有開發商中,最先觸摸到天花板的,是最頭部的企業。最近幾年,碧桂園、萬科、恆大等開發商,都在積極謀求多元化發展。

  與此同時,為了盡量延長地產業務的生命線,碧桂園在盡最大的努力。這家深耕三四五線市場的房企,將目標市場進一步下沈,沈到村鎮上去。

  即便如此,對於碧桂園,盛世危言仍在那裡。這家公司2017年實現了5508億元銷售額,今明兩年估計會更高,但是再往後呢?楊國強會覺得時不我待,會有緊迫感嗎?

  “沒有什麼緊迫感,無論做人做事,永遠把事情用心做好就是了。不做違法的事,按照經濟規律來做,做最有競爭力的產品,就這麼簡單。”楊國強說。

  “農村復雜也不復雜”

  “做房地產成功,做農業不一定做得好,一定要遵循農業的經濟規律。”這是顧幸偉給楊國強的建議。

  若以財務指標論,碧桂園當然是一家成功的房地產企業,它規模大,發展快,但負債率卻不高,其中關鍵就在於快。為了實現高周轉,碧桂園想了很多辦法,例如采用了SSGF工法,將項目施工周期縮短了8~10個月。

  但是農業和地產不同,春耕秋實,自有自然法則。所以顧幸偉提醒楊國強:“不要要求短期內,比如三年就能達成一定的成果。”

  碧桂園下鄉途中,除了要把心態放慢,一定還會遇到其他的考驗,比如如何融入真實的農村世界。劉強東曾經說過:“農村非常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搞了二三十年農業的王龍旺也不否認這一點,並且他認為這種復雜性還將長期存在。

  楊國強倒是樂觀很多。“我覺得農村復雜也不復雜,你傷害了他們就很復雜,但任何時候,你對他們好就不復雜。”

  黨的十九大會議提出,農村土地承包到期後,將再往後延長30年。楊國強覺得,這30年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好機會。

  但也正是由於土地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中國的農地多分散掌握於農戶手中,企業要發展現代農業,又繞不開他們。最簡單的辦法是,企業將農戶手上的田租下來,再聘請農戶進行耕種。這種模式在實際操作中,時常受到人性的考驗。一位新農業創業者曾告訴記者,工人有時會偷偷拿韭黃出去賣,為此他得時常盯在田頭。

  碧桂園沒有采取這種方式。王龍旺告訴記者,除自建基地外,碧桂園在生產端主要采取合作模式,根據市場需求,企業制定生產計劃,但不負責生產,而是通過與農村合作社等簽訂采購合同,由後者來生產,生產成本也由他們承擔。

  “我們不是去要農民的田,我們是跟他們成立合作社,請他們入股。”楊國強說,碧桂園會和農民一起分享利益。

  若說楊國強有什麼成功秘訣,懂得利益分享大概是第一要義。有人說,楊國強是最懂人性的企業家,他抓住了人利己的一面。但人性又何止這麼簡單,至少在楊國強身上,也有利他的一面。2000年初,當他個人財富不過三個億時,便拿了超過一半捐建了慈善學校國華紀念中學。

  楊國強究竟是怎麼理解人性的?記者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

  “人也是地球其中一個物種,但又和其它動物不一樣。究竟人性是怎麼一回事,我要怎麼去展開我內心幾十年的感受呢?”

  楊國強最終沒有展開,那個答案還藏在他的心裡。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