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下誰接棒保本理財?銀行推廣結構性存款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程婕 編輯:徐林軒 2018-05-14 08:55:53

  事關百萬億元金融資產的資管新規日前終於露出真容。多位業內人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頗受老百姓歡迎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從現在開始將逐漸減少。不過,大家也不必因此恐慌,銀行還會提供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類似於現在保本理財的產品供大家選擇。

  日前,央行等機構聯合下發了《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明確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金融機構不得在表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在《意見》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的過渡期內,金融機構發行的新產品需符合《意見》相關規定。

  多位業內人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頗受老百姓歡迎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從現在開始將逐漸減少,2020年底過渡期滿之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將正式告別歷史舞臺。不過,大家也不必因此恐慌,銀行還會提供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類似於現在保本理財的產品供大家選擇。

  釋疑

  代人理財不能承諾“掙多少錢”

  到底什麼叫資管業務?資管新規是這樣定義的:“指銀行、信托、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接受投資者委托,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資產管理業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金融機構不得在表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

  浙商銀行資管部總經理朱永利對此解釋說,通俗講,資管業務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客戶把資金委托給金融機構投資,但是金融機構不能向客戶保證本金不虧損,更不能保證最後賺多少錢。資管業務運作的資金不是金融機構自己的錢,也不是他們借來的錢,不在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中體現,所以是表外業務,最終投資的風險要由委托理財的客戶自己承擔。

  “而表內業務最典型的就是銀行存款,與理財的性質完全不同。”朱永利進一步解釋說,大家在銀行存的錢可看作是銀行向大家借的錢,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體現為負債,銀行負有還本付息的義務,並對此承擔風險。銀行繳納的存款保險和存款准備金就是應對這種風險的准備。

  對策

  現有產品可能改名後重新“上架”

  朱永利表示,目前還存在的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是作為表內業務開展的,監管部門也將其類同於結構性存款來管理,本金部分作為存款受到存款保險保護。保本理財承諾兌付本金的產品屬性顯然與“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資管本質背道而馳,也不符合禁止表內開展資管業務的要求。

  “根據資管新規的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不論是名稱還是合同中肯定不能有保本二字,而叫了保本二字的肯定不可能是理財產品。”不過,朱永利同時強調,新規的出臺並不意味著現在這些表內產品全部從銀行消失,很可能是重新規范後用上新的名字。“就好比有一個金融產品超市,原來保本和非保本的產品都在銀行理財這個大貨架上,今後要將它們整理區分開來。保本的產品就不能再出現在銀行理財的貨架上,有一些可能完全下架,有一些可能會出現在其他名字的貨架上。”

  現象

  過渡期內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會越來越少

  昨天,北青報記者登錄銀保監會授權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網站——中國理財網。搜索發現目前全國面向一般個人客戶的在售銀行保本理財產品一共有623只,其中保證收益型的119只,保本非浮動收益型的有479只。從發行銀行來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是主力,共發行346只;國有大行發行數量最少,只發行了15只;股份制銀行發行數量為44只。

  為什麼資管新規已經發布實施了,銀行還可以賣保本理財產品?原來,資管新規考慮到監管和市場的實際情況,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過渡期為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對提前完成整改的機構,給予適當監管激勵。過渡期內,金融機構發行新產品應當符合本意見的規定;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防止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斷崖效應。

  簡言之,任何不符合新規的產品,過渡期內不得新增,但可以用新產品滾動對接,在過渡期結束時消化完所有存量的不合規舊產品。過渡期結束後,所有不符合新規的產品都不再有存量。當然,這意味著這兩年大家能在銀行買的保本理財產品肯定會越來越少。

  前景

  誰來接棒“保本理財”

  不少市民擔心今後沒了銀行保本理財,就再找不到靠譜的理財渠道。朱永利認為,大家不必有這種擔心。新規實施後,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會跟現在一樣豐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能夠承受本金損失的,繼續選擇銀行理財;想求安穩的可以選擇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或其他風險低的產品。

  “資管新規明確提及保本類理財產品不符合資管產品定義,但與此同時投資者對剛性兌付的投資產品需求程度仍然較高,為此銀行需要一個新的產品填補這塊市場空缺,而當前最能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即是結構性存款。”普益標准研究員陳新春表示。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很多銀行已經“未雨綢繆”,大力推廣結構性存款。央行數據顯示,僅2018年一季度,在個人存款方面,中資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由2017年底的13333.02億元上漲到2018年3月底的18994.33億元,並較2017年同期增加7098.50億元。

  據了解,結構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運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投資獲得收益的金融產品。盡管掛鉤的衍生品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結構即為“存款+期權”,對於投資者來說,收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存款所產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則與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掛鉤,因此,在基礎收益之上獲得了較高投資報酬率的可能。

  北青報記者發現,近期很多銀行都增推了結構性存款產品,以適應新規落地後的需求。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顯示,目前有127只結構性產品在售,在4月10日至6月10日兩個月期間開始銷售的779只結構性產品中,有352只是標明保本浮動收益類型,掛鉤標的中包含匯率、指數、基金、黃金價格、利率、股票等。銀行類型包含了城商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行,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行產品數量較多。某商業銀行網點的大堂經理表示,結構性理財產品近期銷售火爆,往往發售首日額度就所剩無幾,有時還會臨時追加額度。

  北青報記者看到,某銀行推出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滬深300標的,183天的產品收益率3.59%-3.74%,92天的1.52%-4.77%。

  陳新春表示,結構性存款本質上還是存款,但相比於普通存款,結構性存款的最大特征在於其利息與掛鉤標的物的收益表現相關,因而其利息是浮動的,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普益標准研究報告還指出,針對市場保本需求,除了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也可作為保本理財替代方式。為有序引導,此前央行已加快存款利率市場化步伐,多家銀行先後上浮大額存單利率。經市場調研,已有多家銀行會在5月發售大額存單,且大額存單利率相較基准利率上浮50%以上。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認為,參考國際金融市場的經驗,除了結構性存款,中國的銀行業還可以開發出其他類似產品。比如,隨著債務市場的發展,公開交易的固定收益類債務也可能替代原來的保本理財產品。此外,還可以通過金融創新和金融工程的方式開發一些結構性產品,通過固定收益和金融衍生產品,采取一定杠杆調整,可以實現相對穩定的收益。當然,即便這些產品的實際收益可能接近固定收益產品,在發售的時候也不能向投資者承諾保本。

  問題

  保本產品最終說法有待銀保監會配套細則明確

  朱寧表示,資管新規發布之後,相關的金融監管部門要在新規框架內研究制定配套細則。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的實質與資管新規相抵觸,過渡期後肯定是不會繼續存在,但具體細節應該要等到銀監會的配套細則出臺後纔能明確。

  今年3月初,銀保監會創新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資管新規的總體要求,銀保監會對現行監管規則進行了系統梳理,研究借鑒國內外監管實踐,起草了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擬作為配套細則適時發布實施。此前還有消息稱,銀行理財細則草稿可能會於5月發布,關於淨值化產品的估值方法、錯配的存量資產如何處置、標准化資產的認定標准、打破剛性兌付等具體問題將有所答案。

  財經專業人士楊宇認為,保本理財的“保本”含義有兩種,一是按照合同承諾兌付本金,但沒有明確如何保本,如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二是通過“固收+衍生品”模式進行技術性保本,如結構性理財。新規下第一種保本模式將永遠走進歷史,第二種保本模式因與結構性存款相似,未來向結構性存款轉型是方向,具體還需等待後續監管細則。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