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淨值化』試水數年 佔比仍不足一成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 編輯:徐林軒 2017-11-20 08:50:50

  11月17日,央行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為資管行業發展指明了一條道路:淨值管理。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我國銀行業理財產品餘額已超28萬億元,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處於存續期的理財產品中,淨值型產品佔比僅7%,城商行淨值型產品存續數量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銀行淨值型產品比例偏低

  央行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表示,『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按照公允價值原則確定淨值的具體規則另行制定。』

  實際上,從2013年銀行理財試水淨值化轉型起,已有數年時間,但其整體佔比仍很低。

  在大資管市場,銀行理財無疑佔據市場大頭。《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上半年)》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共有55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8.58萬只,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8.38萬億元。

  然而,在這近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市場中,淨值型產品似乎顯得默默無聞。中證金牛金融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日,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處於存續期的理財產品共12876支。總體來看,傳統的封閉式非淨值產品仍佔87%以上,而淨值型佔比僅佔7%。2015年末,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資金餘額為1.37萬億元,放在當年23.50萬億元總規模來看,明顯也是『非主流』。

  而從發行情況看,不少銀行都在積極開發淨值型理財產品。11月19日,在中國理財網,記者查詢到工商銀行發行的、目前尚在存續期的233款淨值型產品。其中,有185款為封閉式淨值型,佔比八成,其餘48款則為開放式淨值型。值得一提的是,這48款開放式淨值型產品皆顯示了產品淨值,只有三款產品淨值低於1。

  產品淨值最高的是一款名為『工商銀行高淨值客戶專項陽光私募組合證券投資型YGSM1101』的產品。該款產品起點銷售金額為30萬元,起始於2011年7月13日,投資於混合類資產,風險等級為四級(中高),淨值達到了1.8291。

  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該行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的資質還在審批過程中,但其資管團隊已經在積極開發此類產品。興業研究分析師指出,金融去杠杆過程中,原有銀行理財的業務模式的弊端已愈來愈明顯,因此近年來銀行理財部門紛紛加大淨值型產品的開發。部分銀行的淨值型產品佔理財資金餘額約七成以上。淨值型產品優勢在於:淨值型產品主要面向零售端客戶,負債成本較低;開發淨值型產品側重於大類資產配置,投向不僅限於類信貸資產;允許淨值波動甚至虧損,可以減少剛兌責任,理論上無資產回表的壓力。

   『淨值型產品叫好不叫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隨著監管層不斷釋放政策信號,銀行淨值型產品在悄然成長。與2014年相比,2015年的淨值型理財產品資金餘額增長了144.64%。此外,普益標准金融數據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淨值型產品存續總量為1278款(外資行發行的淨值型產品除外),其中城商行淨值型產品存續數量為342款,較去年同期增長27.14%,呈高速增長態勢。發行淨值型產品的銀行家數也較去年同期增加5家,達44家。

  普益標准研究員李明珠對記者表示,從2014年銀行推出淨值型理財產品開始,該類產品數量近幾年一直保持增長態勢,主要原因在於監管層要求銀行提昇主動管理能力,促使銀行理財回歸本源。此次征求意見稿對資管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提出相關要求,說明打破剛兌、向淨值型產品轉型已成必然趨勢。

  『現在客戶對於銀行淨值型產品的認可度並不是很高,主要原因還是剛兌。』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來說銀行客戶風險偏好較低,對銀行懷有安全、穩健的刻板印象,迫於輿情壓力、信用風險、聲譽風險等方面的考慮,銀行對理財產品往往可能就會采取剛兌,因此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的淨值型產品不太好賣,客戶也不太願意接受。

  興業研究分析師指出,目前淨值型產品叫好不叫座,這體現在大多數還是偽淨值型產品,部分淨值型產品佔比高的銀行還出現理財收入的大幅下降的現象。其認為,目前發展『真』淨值型產品的困難在於三點:第一是底層資產結構差異,傳統上理財業務主要配置較多『類信貸』資產屬性的資產,而未來淨值型產品要求參與更多的標准化金融資產;第二是淨值型資管中後臺體系尚未匹配,這體現在淨值核算等多方面;第三則是銀行資產剛兌觀念仍存。

  『開放式產品與淨值型產品成為銀行主流的趨勢不可改變,特別是淨值型產品,因其可以釋放停留在銀行方面的剛兌風險,是未來理財業務持續發展的必然模式。』李明珠表示,實行穿透式監管、打破剛性兌付、嚴格去通道化等舉措促使銀行理財業務必須進行結構性的深化調整。隨著淨值型理財產品在全市場布局的開展,投資者對淨值型理財產品的認識在逐步提高,這也促使淨值型理財產品越來越能被市場接受。

  但李明珠預計,短期內淨值型產品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這主要是由於淨值型理財產品發展還不成熟,特別是對區域性中小銀行來說,其投研能力相對較弱,在設計淨值型理財產品時,如何配置基礎資產、如何對資產進行合理的估值以及如何防范擠兌風險等都有待進一步考量。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