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叫停ICO談起:為什麼非法金融活動屢禁不止?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作者:李鑫 編輯:徐林軒 2017-09-08 08:59:00

內容提要:該來的遲早會來。正當一些圈內人士在思考議論ICO或將如何被納入監管之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ICO明確被定性為非法集資,被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一度在『法外之地』肆意狂歡的ICO,終於迎來疾風驟雨式強硬監管。

  該來的遲早會來。正當一些圈內人士在思考議論ICO或將如何被納入監管之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ICO明確被定性為非法集資,被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一度在『法外之地』肆意狂歡的ICO,終於迎來疾風驟雨式強硬監管。

  與其他非法金融活動相比,披上金融科技以及區塊鏈外衣的ICO似乎顯得更高大上一些。有人在爭辯,雖然90%的ICO項目不靠譜,但畢竟還有10%的項目是真有要做事的。然而從穿透式監管角度看,即便是靠譜的ICO項目,其本質同樣是一種融資。進一步講,ICO完全符合非法集資的全部構成特征:未經任何機構批准非法融資,通過互聯網公開宣傳,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向不特定對象發行『代幣』。而根據具體的不同類型可能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甚至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若要真正理解ICO,還得從比特幣說起。比特幣是根據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的論文設計而成,其目的是要在互聯網上構建一種可模擬現金的點對點數字貨幣系統。通過時間戳、工作量證明等一系列復雜機制,比特幣實現了去中心化的發行與流通,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哈耶克等老一輩經濟學家的貨幣非國家化理念得以實現,因此備受重視。然而,隨著比特幣在我國的影響力逐漸增大,我國的活躍節點數目快速飆昇,比特幣的幣值變得極不穩定,基本上喪失了貨幣功能。即便在一些場合比特幣仍可用來購物,即用來執行交換媒介功能,也很難作為衡量價值的尺度,通常只能按當日的比特幣與其他法定貨幣的匯價來折算出應支付的比特幣數量。投機者的大量介入,使比特幣由數字貨幣嬗變為數字資產。作為數字資產,人們對比特幣的關注點便主要集中在價值增值上,當然投資者還是很關心各國監管層對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的表態,但這也僅僅是作為投資的利好或利空消息來看待。

  此時關注比特幣的人群開始分化,一類稱為鏈圈,另一類稱為幣圈。鏈圈的關注點是在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即支橕比特幣去中心化發行流通的一系列復雜的技術機制。對鏈圈來說,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甚至底層協議編程等最為重要,而炒幣、挖礦則是很low的事。然而豐滿的技術夢想很快便與骨感的現實相碰撞,資金是無法繞過的最大難題。而對幣圈來說,既然大家炒的就是某種資產,那麼這種資產究竟是比特幣還是其他什麼幣就顯得不那麼重要,只要能搭上數字貨幣、區塊鏈、金融科技這些概念,有炒作價值的任何一種類比特幣資產就都值得炒。在這種情況下,ICO應運而生。ICO在一定程度上將幣圈和鏈圈又重新融合為一個生態圈,通過公開出售代幣融資同時解決了兩者的需求,技術開發者得到了助其實現夢想的資金,同時也為炒幣投機者供應了新的可投資產。

  事情到此為止還算是圈內人的自娛自樂,然而,騙子進場了,韭菜也進場了。掮客、推手、莊家等各司其職,分工明確,而『大媽們』則勇往直前,自信滿滿地認為不會接最後一棒。無論『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開始癲狂。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之前,國內ICO項目一共只有5個,今年1月至4月新增8個,5月新增9個,6月則新增了27個。上半年項目總計融資26億元,參與人數10萬以上。到了7、8月,上述數據呈爆發式增長,估計全國范圍內涉及資金達幾十億。多麼相似的情節!從P2P到ICO,只是『板塊』輪動而已。

  這一次,監管層是早發現、早處置了。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一次次大規模的非法集資之風被整肅後,總能再次披上新馬甲卷土重來,並且,還有較小規模但卻始終無法杜絕的地下錢莊、新型網絡傳銷等廣泛存在。這就要求我們深入思考,為什麼這種非法金融活動屢禁不止?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諸如ICO這類由非法金融活動所帶來的金融風險,是否就是因為合法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不足所導致?如果正規金融體系能更好滿足居民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更好地促進融資便利化、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是否能有效避免非法金融活動的滋生?過去我們在理念上習慣於以規模來衡量金融發展水平,似乎規模越大就是發展水平越高,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越強。可實際上,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金融功能的完善上,最重要的是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有序競爭讓市場決定價格,讓價格引導供需,管理風險。

  總之,只有堅持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將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得不同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得到滿足,不同類型企業找到適合的融資渠道,破壞金融秩序者無處可藏,使金融消費者權益得到足夠的保護,纔能從根本上杜絕ICO之類的亂象。

  (作者系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