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批理財亂象:銀行保收益不保本產品不規範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夏賓 編輯:徐林軒 2017-08-21 09:00:19

  吳曉靈批中國理財亂象:銀行保收益不保本產品“不規範”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19日出席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17北京年會時表示,保預期收益卻不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在操作上“不規範”,是對市場紀律的扭曲。

  吳曉靈指出,資產管理機構包括信託公司、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在貨幣資產管理時一般採取資金集合投資的形式,此種資金集合投資的形式其法律關係是信託,金融產品屬性是證券。

  “當前資產管理市場爭議最大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法律關係。”吳曉靈指出,在目前中國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財富管理產品中,銀行產品大約佔到30萬億元。

  吳曉靈表示,銀行存款的特徵是由銀行承擔盈虧風險,投資人(存款人)享受固定收益,因而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均已由監管當局認定爲結構性存款,要繳納存款準備金和佔用資本金;銀行發行的不保本、不保收益的理財產品符合集合投資的所有特性,發行超200份以上的應按公募基金管理。

  但保預期收益又不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對市場紀律的扭曲。吳曉靈認爲,銀行保預期收益又不保本的產品應是屬於集合投資形式,但目前銀行往往在預期收益產品上有了虧損時,拿自身利潤進行彌補,以達到預期收益。

  一旦上述類型產品超出預期收益,銀行又會把超出預期收益部分作爲銀行利潤計入賬中。吳曉靈認爲,不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全部收益都應歸客戶,銀行只應收取管理費用。

  吳曉靈建議,要達到不同資產管理、理財產品的公平競爭,其根源是解決對產品性質認識的不同,應認同銀行理財產品是集合投資產品,通過申請基金牌照獲得銀行理財產品在資本市場上和信託、資管等產品相同的法律地位。(完)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