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估值高風險驟增 超3家被購公司業績對賭不達標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經濟網 編輯:徐林軒 2017-08-18 13:33:18

  鋰電池估值高風險驟增

  超3家被購公司業績對賭不達標

  自2015年以來,上市公司大舉跨界並購布局鋰電行業已嘗到不少『甜頭』。如主營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的天際股份,今年上半年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380%至430%,主要原因是公司收購了江蘇新泰100%股權,而江蘇新泰主營的鋰離子電池材料業務從2016年12月份起納入公司財務報表合並范圍。

  又如東方精工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90%至340%,也是因公司收購的新能源電池系統方案供應商普萊德,該公司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納入東方精工的財報合並范圍。

  然而,有人歡喜就有人懮。近期,勝利精密與蘇州捷力因業績對賭失敗而上演的『互掐』大戰備受業內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少有三家鋰電企業未完成業績對賭協議,包括融達鋰業、美拜電子和蘇州捷力。

  從聯想佛塑科技收購德朗能失敗,到長信科技中止收購比克動力、奧特佳停止收購海四達,再到融捷鋰業、蘇州捷力、美拜電子三家鋰電企業2016年業績對賭失敗,可以看出隨著鋰電行業分化加劇,上市公司並購鋰電企業的風險也已經凸顯。

  有業內人士認為,伴隨鋰電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優質標的快速減少以及監管政策的趨嚴,鋰電行業的『釜底之薪』已被抽出,未來上市公司大舉跨界並購布局鋰電行業的現象或將逐步消退,同時一、二級市場的鋰電投資風險均將驟增。

  多起『涉鋰』收購中止

  長信科技67億元重組落空

  並購鋰電資產似乎已成為某些上市公司涉足鋰電池領域、迅速擴大業務收益最直接的一種途徑。然而,伴隨著動力電池近年來產量激增以及新能源汽車政策面臨再調整。此前被過高估值的動力鋰電池企業普遍在2016年-2017上半年遭遇了業務下滑的打擊,多起上市公司跨界並購布局鋰電行業交易被迫中止,這其中就包括長信科技。8月7日晚間,公司宣布中止收購新能源電池公司比克動力。

  事實上,長信科技意欲通過收購比克動力進而進軍鋰電池領域的方案由來已久。早在今年3月份,長信科技就計劃以67.5億元收購比克動力75%的股份。

  比克動力成立於2005年,主營三元材料鋰電池的研發生產,重點布局新能源乘用車。在其核心產品在18650動力電池領域,產銷量在國內一度位列榜首。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比克動力營收分別為1.48億元、5.3億元和23.91億元,實現淨利潤-1880萬元、2632萬元和4.51億元。

  對於這筆收購,彼時長信科技似乎志在必得。在6月5日召開投資者說明會,公司反復強調『有信心完成本次重組工作』,並表示將從6月9日起繼續停牌不超過兩個月,推進重組事宜。另外,為了完成重組,長信科技還將全資收購變成了控股收購。

  盡管如此,深交所仍對公司的重組預案進行了兩次問詢,包括可交易標的經營狀況、業績承諾和估值情況,尤其對市場質疑的『多舉措規避借殼』進行了著重關注。

  兩個月過後,長信科技最終放棄了收購。對此,公司方面表示,由於比克動力曾經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比能源下屬企業,而目前海外上市公司分拆資產回歸A股上市的有關監管政策尚未明確,造成本次交易的意外折戟。

  除此之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比克動力的預評估值約為90億元,由於其股東較為單一。長信科技在發行股份收購的同時可能會造成上市公司控股權易主,或違反『創業板不能借殼』的規定。

   『風口豬』面臨硬著陸

  鋰電並購風險將驟增

  事實上,自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爆發以來,國家陸續出臺動力企業目錄、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重審、補貼政策調整、3萬公裡行駛裡程等政策規范鋰電行業發展,這使得跨界鋰電行業存在政策調控帶來的變動風險。

  這樣的背景下,被擔懮收購後前景不如預期,從而導致收購中止的不僅只有比克動力。7月底,江蘇海四達25億元收購案終止,收購方奧特佳向證監會申請撤回了文件。對於終止的主要原因,奧特佳表示,近期資本市場、政策及環境的出現變化,若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難以達到各方原有的預期。

  有專家對記者表示,傳統產業收購鋰電企業是因為原主營業務紅海加劇,要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這兩年談成的收購交易都是基於鋰電風口時期的業績預測,現在風停了,被收購公司的業績可持續性和成長性自然會遭到質疑。

  資料顯示,海四達主要從事鋰電池的研發生產,從2014年開始在動力鋰電池方面加大投入,並進入了工信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第二批)及《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

  隨著鋰電的關注度驟昇,公司估值經歷了數次大幅增長。2014年6月份,海四達引入新投資,公司整體估值達到4.25億元;2016年3月份,興富叡宏、鍾鼎三號等公司在沒有得到業績承諾的情況下增資海四達,使公司估值更是竄昇至10.06億元。

  從第一次增資後的4.25億元到奧特佳25億元的收購叫價,短短兩年內,海四達的估值擴大了5倍之多。這種高估值讓前兩次增資的參與方獲得了巨額利潤空間。但對於收購方以及其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若海四達業績達不到預期或部分參與方無風險撤出,則將承擔股價下滑的風險。

  此外,記者注意到,海四達大客戶訂單佔總銷售收入的比例也偏大。數據顯示,2016年,海四達主營業務收入達8.47億元,鋰離子電池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達到81.38%,其中前四位客戶就貢獻了4.5億元,佔到鋰電池總銷售收入的65.28%。

  實際上,政策環境趨嚴、估值過高、大客戶依賴嚴重是目前鋰電企業共同面對的難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家組成員方建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伴隨著動力電池近年來產量激增以及新能源汽車政策面臨再調整,此前被過高估值的鋰電企業其業績承諾將很難兌現,無論是一、二級市場的鋰電投資風險均將驟增。

(責任編輯:董文博)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