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壽是萬能險大戶 償付能力吃緊現金流告急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蔣檸潞 編輯:徐林軒 2017-08-09 09:24:13

  截至目前,逾70家險企陸續公佈了2017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11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下,值得關注。而在償付能力開始預警的險企中,多數又爲萬能險“大戶”。

  保監會公佈的2017年前5個月保險業經營情況統計數據顯示,華夏人壽萬能險新增保費累計達524億元。雖然在監管收緊的背景下,曾有千億萬能險規模的華夏人壽已同比大幅削減萬能險業務,不過依然是前五月萬能險收入最多的人身險公司。

  而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華夏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只有115.09%,且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爲81.32%,均是在監管紅線附近。

  而高規模的萬能險業務,也讓華夏人壽現金流危機逐漸顯現。數據顯示,華夏人壽2017年二季度末,淨現金流爲-90.50億元,一季度末淨現金流則爲45.88億元。

  而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指出,想要保險業消化掉部分中小公司靠萬能險等投資型險種做大保費規模而堆積的流動性風險和償付能力下降風險,消化掉一些公司以拼手續費的惡性競爭方式獲得市場份額而導致的長期虧損風險,還需時日。

  仍是萬能險“大戶”

  保監會公佈的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前5個月,華夏人壽萬能險保費累計達到524億元,爲人身險公司中萬能險收入最高的險企。而華夏人壽同期原保險保費收入爲483億元,較萬能險保費收入少了約40億元。

  上述數據顯示,在萬能險保費規模較高的人身險公司中,除華夏人壽外,2017年前5個月僅有上海人壽和渤海人壽兩家公司萬能險保費規模累計高於原保險保費收入。其中,上海人壽萬能險保費爲64億元,原保險保費收入爲50億元;渤海人壽萬能險保費爲41億元,原保險保費收入爲23億元。

  按月度數據來看,2017年1-5月,華夏人壽萬能險保費分別爲97.3億元、112.16億元、131.28億元、117.08億元和66.49億元,原保費收入分別爲205.6億元、80.59億元、116.41億元、39.9億元、40.64億元。

  也就是說,進入2017年,華夏人壽前4月萬能險保費並未收縮,5月份則快速下降。另一方面,2017年華夏人壽原保險保費逐月基本處於下降趨勢,且降幅較大。

  但值得一提的是,華夏人壽前5個月萬能險保費同比亦出現大幅下降,2016年前5個月,該公司萬能險保費高達1237億元。

  另有華夏人壽提供的最新上半年業績情況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原保險保費546億元,同比增長88%,占上半年規模保費比例爲48.6%,中短存續期萬能險佔比不到21%。這一數據,符合保監會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保險公司2017年中短存續期產品季度規模保費收入佔當季總規模保費收入比例高於50%或者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佔當季規模保費收入比例低於30%者,一年內將不予批准其新設分支機構”這一要求。

   償付能力“吃緊”

  根據華夏人壽公佈的2017年二季度償付能力摘要,截至2017年6月30日,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15.09%,較一季度末下降5.1個百分點;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81.32%,較一季度末下降5.4個百分點。

  2016年第四季度和2017年第一季度,華夏人壽監管分類均爲B類。

  對此,華夏人壽表示,根據償付能力數據真實性自查的監管要求和公司自查方案安排,風險管理部於二季度牽頭總公司各部門對風險綜合評級的數據報送工作開展自查,與部分存在問題的部門和分公司進行了有效溝通,提升了公司風險管控體系的有效性。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截至目前,約71家壽險公司陸續公佈了2017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披露償付能力情況的公司中,有約30家險企二季度末的綜合償付能力較一季度末出現下降,有8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30%。其中,有2家逼近100%的監管線,另外有2家低於100%的監管線。

  在償二代監管體系下,衡量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指標分別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最低監管要求分別爲50%、100%。

  現金流危機顯現

  對比償付能力逼近監管線的險企前5個月保費數據發現,償付能力較低以及償付能力出現下降的險企,保費數據中萬能險保費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個別險企下降幅度超過五成。可見,在萬能險嚴監管的態勢下,中小壽險公司的盈利模式及業務結構遭遇較大考驗,現金流危機顯現。

  數據顯示,華夏人壽2017年二季度末,淨現金流爲-90.50億元,一季度末淨現金流則爲45.88億元。

  據證券市場週刊報道,監管層對萬能險的強力監管背後,其實是對中國壽險公司資產與負債錯配加劇的風險擔憂,尤其短期保險產品的規模的劇增,會加劇保險資產的流動性風險。

  惠譽認爲,產品集中度高對流動性造成壓力:由於2015-2016年期間大規模銷售短期儲蓄型保險,多家中資壽險公司的流動性風險升高。此類保險公司對長期股權和投資性房地產等高風險且低流動性的資產的風險敞口較高,並且嚴重依賴新保費收入來支撐流動性需求,因爲這些風險敞口的資產和負債久期匹配情況較差。

  保監會表示,近年來,萬能險的快速發展潛藏較大的風險隱患。一是個別保險公司違背萬能險自身發展規律,把產品設計成期限短、保障低的純理財型產品,業務結構嚴重失衡。二是個別保險公司把萬能險作爲融資工具,激進投資,資產負債嚴重錯配,給公司自身帶來現金流等風險,影響了資本市場秩序。三是監管制度存在漏洞,在法人治理、資本真實性、資金運用、產品管理等方面監管不力。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