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銀行網點刻意規避“雙錄”:櫃檯變身網銀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作者:彭 妍 編輯:徐林軒 2017-05-23 09:21:06

  理財產品銷售“雙錄”(錄音、錄像)規定的實施,不僅強調了“賣者有責”,也突出了“買者自負”。

  根據要求,從2017年1月1日開始,北京範圍內全部商業銀行在銷售產品前,均需通過錄音錄像的方式,按照程序和規定爲投資者介紹產品。只要是在銀行購買的每一筆產品,都有錄音錄像,一旦產生糾紛能夠有法可依。另據媒體報道,3月30日,監管部門向銀行下發了《關於開展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專項評估檢查的通知》(47號文),爲規範銀行自有理財及代銷業務行爲,有效治理誤導銷售、私售“飛單”等問題,決定對銀行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開展專項評估檢查。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部分銀行網點借網銀銷售規避了“雙錄”環節。此外,風險測評本是理財產品銷售的第一道風控,多家銀行卻在執行中流於形式。

  爲避免“雙錄”

  櫃檯變身網銀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目前多數銀行在網點銷售理財產品時都已進行錄音錄像。但是,“雙錄”只針對網點現場購買理財產品。

  去年下半年,北京銀監局發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北京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要求,轄區內的銀行營業網點設立理財銷售專區,提示投資風險,並將所有金融產品信息收錄於網站,供消費者查詢。該《意見》還明確規定,銀行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要嚴格區分,銷售過程要全程同步錄音錄像。

  本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在某國有大行網點諮詢理財產品,該行理財經理推薦了一款萬能險產品,期限較長,預期年化收益率爲4.8%。理財經理要求記者通過手機銀行或者網銀購買,由於避免了櫃檯購買,銷售人員也並沒有提示記者進行錄音錄像。

  此外,按照相關監管規定,各銀行在執行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要求對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客戶實行櫃檯面籤。本報記者正好是第一次購買理財產品,本應該到銀行櫃檯通過雙錄進行風險評估,但是由於是通過手機銀行購買此款產品,該行的理財經理只讓記者直接在手機上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風險評估,並且表示:“不需要去櫃檯進行風險測評,直接在手機上進行,隨便選,沒什麼影響。”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其他銀行發現,對於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銀行大多要求本人必須要到櫃檯做風險評估,並且實行“雙錄”。但也有理財經理表示:“一般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風險級別較低,產品結構相對簡單,發行的常規產品較多。並且沒有規定說要一定實行雙錄,能不錄就不錄,這樣省事。”

  客戶經理親自指導

  風險測評隨意寫

  早在2011年,銀監會就出臺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規定商業銀行應該在客戶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前在本行網點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雖然各銀行都執行了此項要求,但在具體地操作過程中卻存在着種種問題,使得風險評估並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看起來規範嚴謹的風險評估程序,在實際執行中卻過於隨意。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雖然客戶只能按照風險測評結果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但是客戶並不一定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理財經理甚至指導客戶隨意填寫。

  本報記者就經歷了一次“風險測評隨意寫”。由於本報記者購買的此款產品爲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某國有行網點的櫃員直接告知記者,“您全都選C、D就可以了,要不然買不了該產品”。記者按照櫃員的提示,最後獲得了“穩健型”評級結果。而此後記者又走訪多個銀行網點並按照真實情況填寫風險測評問卷,卻都獲得“謹慎型”的評級結果,自然無法購買券商集合理財產品。

  某城商行的理財經理表示,“風險評估其實作用並不大,但是按照規定首次購買前都要做。做風險評估時最好選擇看起來承受力更高的選項,這樣能確保買產品時不受限制。”

  不僅是銀行工作人員,一些受訪的投資者對於風險評估也不太重視。“我們也不懂,銀行讓怎麼做就怎麼做,只要能買理財產品就行”,一位六十多歲的大爺告訴本報記者。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