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省出降成本方案 落地後將爲企業減負近萬億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孫韶華 樑倩 編輯:徐林軒 2016-10-28 08:56:00

內容提要: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降成本系列政策密集出臺,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降成本方案。當前,降成本的紅利已經開始初步顯現,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九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爲85.87元,同比下降0.11元。

  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降成本系列政策密集出臺,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降成本方案。當前,降成本的紅利已經開始初步顯現,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九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爲85.87元,同比下降0.11元。

  業內專家認爲,我國在降低融資成本、稅負成本方面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降成本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任務,下一步,要加速推進要素市場改革、財稅改革等系列改革,逐步建立健全降成本的長效機制。

  部署20餘省出臺降成本方案

  今年以來,中央層面的降成本政策接連出臺。8月22日,國務院發佈了《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提出將從稅費負擔、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等八個方面,着實降低實體企業成本負擔。

  今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5月1日起開始的兩年內,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初步測算,此舉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000多億元。隨後,5月1日開始全面推行的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預計全年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還出臺了降低工商業電氣價格、降低銀行刷卡手續費等政策措施。其中,通過實施煤電聯動、推進電力直接交易、完善兩部制電價用戶基本電價執行方式等,每年可減少企業電費支出約1500億元;通過下調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每年可減輕用氣行業企業負擔約430億元;通過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包括清理進出口環節收費、降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和徵信服務收費標準、取消部分涉企經營服務收費等,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540億元。

  除此之外,針對多個行業,中央也執行了多項針對性降成本政策。例如6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9月,國家發改委發佈《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

  地方層面,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降成本的具體方案,從各地方案來看,具體舉措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其中多地方案劍指“高稅費”。

  陝西省近日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計劃》。計劃明確,經過一至兩年努力,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經過三年左右努力,使實體經濟企業綜合成本合理下降;每年爲企業降低用工成本41億元、企業稅費150億元、用地成本20億元、用能成本53.5億元、融資成本15億元、物流成本30億元,共計達到310億元左右。

  廣東省出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2016-2018年)》顯示,預計爲企業降低的稅負成本達到減負總規模的50%以上。山東省針對降稅出臺了《關於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財務支出成本的意見》,初步測算可累計爲全省企業減負2000多億元。此外,天津、江蘇、江西、貴州等省份預計每年可以爲企業減輕負擔500億至1000億元不等。

  粗略計算,從中央到地方降成本方案全部落地後,合計可爲企業減輕負擔近萬億元。

  收效紅利初顯但制度性交易成本仍偏高

  從經濟數據來看,降成本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九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爲85.87元,同比下降0.11元。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爲5.73%,同比上升0.21個百分點。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6年經濟一季度見底企穩,到二三季度L型增長底部進一步確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國務院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降低企業成本方面出臺多項政策與具體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滕泰說,在用電、用工方面降低用電成本,降低工人社保基數等政策效果立竿見影,對工業企業產生了積極影響,在國有企業費用控制方面,相關政策也起到顯著作用。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自2016年4月以來集中全院主要科研力量在全國多地開展了“降成本”問題大型調查。日前發佈的調研結果顯示,近三年來,企業微觀經營效益普遍下滑,東北地區尤爲突出;傳統產業效益下滑明顯,行業效益分化顯著;行業之間成本費用結構差異較大。具體看,總體稅負有下降態勢,行業稅負存在一定差異;綜合融資成本有下降趨勢,但結構性差異顯著;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偏高,“權力中介”現象普遍存在;人工成本增長存在地區差異,三大險種佔工資總額比例基本穩定;用能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成本有上升勢頭。

  財科院副院長王朝才表示,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偏高,“權力中介”現象普遍存在也是“降成本”面臨的一個問題。

  調研組還發現,由於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和成本結構,因而未能兼顧不同行業自身特有的降成本需求,做到“因業而異”,從而使得降成本的政策效果打折扣。如電子商務企業大多數爲中小企業,人力成本比較高,市場回報週期長。這個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資金和人才比較缺乏,同時可抵押物少,現行降成本政策缺乏對電子商務行業實際情況的把握,商務企業融資難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在財科院專家看來,儘管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各地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和複雜矛盾,影響各地經濟增長和地方財政運行的深層次問題並未得到有效解決。此外,政策同質化的問題也存在,不能搞“一刀切”,應多渠道化解企業轉型升級成本。

  潛力要素市場改革等仍待推進

  下一步,加快推進要素市場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多項改革,建立健全降成本的長效機制,成爲業內專家的共識。

  滕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要真正推動卓有成效的降低成本,未來任務還較爲艱鉅。“因爲降成本不僅僅是靠一個指令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各項要素價格配合,深化要素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完成。”他說。

  滕泰指出,以降低土地成本爲例,必須推動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增加土地有效供給,改善土地供給結構,降低土地價格或地租成本才能達到成效。以資金成本爲例,雖然自2014年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降低融資成本後,不僅出臺降息降準政策,制度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表面上短期利率下降較快,但對於大多非熱門行業民營企業來說,融資成本下降速度依然緩慢。

  滕泰認爲,未來我國在降低融資成本、稅負成本方面均有較大的改進空間。“目前經濟在長時間下行後見底的形成來之不易,我認爲並沒有二次見底的可能性,但是實現反彈復甦的動力也依然不足。”他表示,爲了強化經濟企穩,促進經濟反彈復甦,使L型往上走,未來我國必須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改革,全面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降成本最終還是要通過稅收收入制度和徵管體制實現稅收法定原則來改革。”在日前舉行的成本研究會2016年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爲,降成本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或是生態問題,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涉及經濟、社會多層面,所以要多措並舉,從制度性、改革的角度去統籌。

  財科院專家認爲,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降成本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任務。從歷史上看,我國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並非一夜之間變成今天這個水平,而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逐步發展累積而成。客觀講,企業成本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全面深化改革大業尚未取得徹底成功。只有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才能逐步建立健全我國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降低的長效機制。

  “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地區,進一步加強降成本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督促落實相關措施。建立健全常態化的組織協調和督促落實工作機制,並將加強對工作方案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適時評估總結和推廣經驗,形成降成本的長效機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日前表示。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