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資產和負債是保險行業的兩個輪子,兩個輪子平衡和協調發展,才能保證保險行業良性運轉。隨着保險業快速發展,如何在“資產荒”環境下,有效地配置資產並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成爲各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必答題。
新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全,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投資界帥才。心如止水的他,近日在京接受了上證報記者專訪,講述了2016年新華資產配置全攻略。
堅持波段操作不戀戰
2015年成績斐然,2016年新華資產將採取什麼樣的投資原則和策略,繼續保持前行的銳氣?李全告訴記者,2015年底公司在深圳召開了董事會層面的戰略研討會,會議提出2016年投資遵循的三個原則:圍繞投資指引確定的目標,繼續堅持確定性投資和絕對收益目標要求;降低收益預期,不抱僥倖心理而承受保險資金無法承受的風險;進一步收緊投資的風險偏好,突出“抓手”的風險保障作用。在堅持上述三原則基礎上,新華資產確定的投資策略是:首要加大多元化組合配置力度,將股權類投資和境外投資作爲兩個新配置方向,加強投資力量、加大投資力度。
在權益投資方面,李全坦言:“新年伊始,市場就出現了幾乎所有人都未曾料到的急速下挫,在此背景下,公司努力保持平衡的權益投資比例,並密切關注市場及影響因素的邊際變化,堅持將獲取交易性收益和結構化超額收益作爲今年權益投資的主基調,堅持波段操作,不戀戰、不抱僥倖心理。”
固定收益類投資方面,公開市場投資以放短久期爲基本思路,並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尋找符合保險資金屬性、能上規模的投資項目來進行配置。同時,以創新思維推動投資管理,以投行思維積極尋找和把握市場創新蘊含的投資機遇,繼續把握IPO、定向增發、銀證保及基金公司發行的創新金融產品所蘊含的投資機會。
更爲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加強投後管理工作,嚴防信用違約風險,做好風險預案,推行首問責任制。“2016年一季度即將過去,站在這個時點評估我們年初的策略,應該說基本上沒什麼大的問題,但市場比我們預期的走得更快。情緒在市場的感染力有時會超乎想象,帶來不理性的巨幅震盪,這可能恰恰也是投資魅力所在。若以交易的心態來看,波動性能帶來收益性。不過我們是配置型機構,交易類投資佔比不高。當然,現在市場變化比較大,關於未來經濟及市場走勢說法比較多,爭論也比較大,我們正密切關注市場變化”,李全思路清晰。
穩步推進海外投資
保險業“走出去”或將迎來新一輪政策支持。“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明確提出,支持保險業“走出去”,拓展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範圍。
對此,同時擔任新華資產(香港)公司董事長的李全告訴記者:“通過加大海外投資力度推進保險資產配置的多元化是這兩年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對未來保險投資的共識,新華人壽也有意加大境外投資。當前還是立足香港市場,並視市場機會擇機推進發達市場投資。目前有不少項目在進行中,有些投資標的也確實很不錯,但基於合規要求及商業利益考量,現在不便透露。”在他看來,新華人壽對海外投資有基本設想,但沒有明確一定要投多大規模,這取決於國家外匯管理政策以及是否真的有好的規模化配置機會。
新華人壽的年報馬上就會出來,到時可以看到公司境外資產佔比並不高,這也說明新華資產海外投資增長空間很大。
用“投行思維”推動投資創新
創新永遠是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源動力。從思維到行動的,方方面面都應該是進行創新的領域。
目前,從一般性資產管理活動看,渠道創新、工具創新、結構創新、需求融合等多被提及,監管機構也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給予支持和肯定。比如,新華資產就在保監會的支持下創設了保險業第一款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產品“新華-東方一號項目資產支持計劃”。
李全表示,2015年以來,公司在創新方面的舉措超越了技術或工具層面,期望通過思維創新來激發員工的熱情,這就是“用投行思維做投資”。這一創新既是視野的變換,也是角色的轉移,更是思路的突破。
“什麼是投行思維?我恰巧看到今年有個做投行的專家出版了本新書,書名叫《投行思維:商業模式創新及實現的經營邏輯》。書中有一段話‘投行思維不僅僅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能夠看透金融本質或者說事物本質的思維方式,無論是國家、企業或者個人,學會投行思維以及運用投行思維的方式,就能夠站在資源的最頂端,掌握資源的配置權’,這就是我們需要傳導給員工的。投資人員若能放大視野、轉換角色、圍繞投資本質整合供需,再借助結構創新、工具創新等手段,就能夠取得工作上的突破,也能更好地進行投資。”李全坦言。
2015年初新華資產就提出了“投行思維”要求,“2016年將繼續圍繞‘投行思維’推動整個公司以創新來促進發展。”李全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