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大盤藍籌的破發之勢愈演愈烈,繼前日中國太保(601601,收盤價25.89元)破發之後,昨日又有兩只次新藍籌股加入到破發陣營中來。首先是中煤能源(601898,收盤價16.69元)大跌9.93%,跌破了16.83元的發行價;其次是中海集運(601866,收盤價6.51元)大跌5.65%,跌破6.62元的發行價。
上一次A股市場的破發發生在兩年前上市的中國國航身上,當時大股東國航集團緊急出手拯救股價,拿出近17億元的資金在二級市場增持,此後市場大受鼓舞,國航股價連續大漲;在海外成熟市場,當股價過低時,大股東也頻頻施以援手,增持股票或由上市公司回購股票,以維護二級市場的股價。
兩年前的一幕會再現嗎?在市場的危急時刻,大股東會施以援手嗎?
盤面驚魂
藍籌破發之勢迅速燎原
太保的破發,就像打響了發令槍,其解禁的限售股昨日繼續狂拋,股價也狂瀉不止。太保的示范效應很快傳染到了其他的大盤藍籌股上。
先是中煤能源,該股的限售股要到5月纔解禁,但昨日無限售股股東已經等不及了,開始了大甩賣。雖然中煤能源前日的收盤價距離發行價還有近1.7元的空間,但經過昨日的暴跌,最終將發行價踩在腳下,以16.68元收盤,跌破16.83元的發行價。
其次是中海集運,該股自從3月12日7億股限售股上市以來,便不斷暴跌。昨日跳空低開後,雖然一度在6.62元上方支橕了很長時間,但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猛烈的拋盤,最終以6.51元報收,跌破6.62元的發行價。
截至目前,已有中國太保、中煤能源和中海集運三只個股跌破發行價。但分析人士認為,破發很可能不會就此結束,因為還有多只個股逼近發行價。
首先是建設銀行,該股昨日最低跌至6.46元,距發行價僅差1分錢,後市破發可能性很大。此外,中國石油昨日大跌後,股價距16.7元的發行價不足0.3元,今日不排除開盤即破發的可能。此外還有北京銀行、中國鐵建、中國神華等公司的股價也逼近發行價,以目前趨勢看,破發大軍還將繼續擴容。
在此危急關頭,究竟如何營救破發的藍籌?就在兩年前,A股市場就上演了一場經典的『拯救大兵行動』,下面我們就來回顧這一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國航破發大股東成功營救
面對大藍籌持續破發的風暴,人們突然發現,這並不是滬深股市第一次出現破發的個股。2006年8月18日,中國國航上市首日即跌破2.80的發行價,成為大盤自998點牛市以來的破發第一股。
但是,當時為了穩定股價,提振市場信心,國航控股股東中國航空集團制訂了一個拯救股價計劃:從國航上市交易至2006年12月31日止,如果跌破發行價,國航將以不低於當時市場價的價格,按照相關監管規定在二級市場上回購股票,A股市場回購量不少於6億股。
國航破發以後,大股東遵守承諾在二級市場上果斷回購股票拯救股價,這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投資者對於該股的信心。此後,作為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好、未來拓展空間最大的一家,又適逢國內牛市發端,國航股票走勢表現優秀。截至2008年1月16日,國航股價上行至29.15元,是其發行價的10倍。
可以說,國航大股東的救援行動是及時有效的,表現是出色的,得到了市場的認同,這讓兩年前的破發成為了一次機會。
兩年前的那一幕還會重現嗎?昨日記者采訪了三家破發上市公司相關人士。
連線公司
中煤能源:不會采取任何措施
已經破發的公司會否采取類似的救援行動呢?記者昨日分別連線了三家公司。
中煤能源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個股跌破發行價是市場行為,不是公司所能左右;而且與公司業績關系不大,對公司未來的經營運作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此外,在昨日滬綜指暴跌195點直逼3400點關口的大環境下,中煤能源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盤走勢的影響。公司短期內暫時不會采取任何措施,不會效仿中國國航到二級市場增持股票。並且,在市場牛轉熊的趨勢越發清晰的背景下,寄望於中煤能源單個的行為來拯救股價進而對整個市場產生明確的積極作用,顯然是不現實的。
記者連線中國太保,相關人士始終以不方便發表評論為由,予以拒絕。而中海集運董秘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記者觀察
大股東袖手旁觀說明什麼
有國航的成功案例在前,有成熟市場的國際慣例在先,為何這一次A股市場出現破發時,大股東表現得如此冷漠?他們的態度又說明了什麼?
還是回到兩年前國航的例子上來,國航上市首日盤中便一度跌破2.8元的發行價。不過,國航控股股東很快表示,已經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國航股權1.23億股,這為投資者注入一針強心劑。此後,雖然國航股價繼續在發行價下徘徊多日,但始終不能有效擊穿,市場心態穩定之後,最終走出了大漲行情。很明顯,大股東的增持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而在海外市場上,大股東增持股權或者公司回購股票,往往都是穩定公司股價,增強股東信心的舉動。
國航的大膽增持,向市場明白無誤地傳遞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國航的股票值這個價,大股東敢於將真金白銀投到二級市場中來,所以,當股價低於發行價時就是一個被低估的機會。
現在的破發潮中,大股東無動於衷,不願意增持和回購股票,不敢將真金白銀投到股市中來,這是否又說明了大股東對股價沒有信心?是否表明了股價沒有被低估?
不可否認,大股東比中小投資者更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更清楚股票的價值。如果大股東在破發時都縮手縮腳,其他投資者是斷然不敢買進的。
這也許說明了本輪大調整的真正原因吧!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