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論壇 | 財經 | 體育 | 時尚 | 地產 | IT | 健康 | 環保 | 濱海 | 保稅 | 旅游 | 天視 | 婚嫁 | 家電 | 家居 培訓| 不良信息舉報
京津冀 | 民生 | 好人 | 理財 | 泰達 | 文娛 | 汽車 | 安監 | 教育 | 親子 | 紅橋 | 高新 | 電臺 | 國土房管 |發布系統 |二手房 天津通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時代財經 > 環渤海經濟 正文
中國118座資源枯竭型城市正在經歷著痛苦的轉型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9-17 08:49
我來說兩句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網友評論 1 條,查看全部
[78650] 江蘇省 網友:思考 於2004-09-20 00:38 發表評論:

  對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看法。(1)運用適度的產業調整援助政策,推動資源型城市的結構轉換。根據美、法、德國和其他經濟發達國家的實踐和經驗,採取援助政策的目的在於轉移就業、抑制區域功能萎縮和促進地區開發。一般來說,行業結構調整誘發的很多問題,應當在社會保障體制配合下,運用市場機制的力量予以解決。而對於資源型城市,由於行業調整矛盾集中和城市自我調控能力有限,完全依靠市場機制將會引起嚴重的社會問題,制定產業調整援助政策就顯得格外有必要。結構轉換的難點是消化和轉移就業,在行業結構大面積調整的特殊時期,將資源型城市所在地的職工分流遷往其他地區將是不現實的。根據我國的國情,在勞動力比資本更難於在地區間流動的情況下,明智的選擇是設法將區域外的工業活動有選擇、有步驟地誘導到資源型城市,以此促進本地區勞動力的安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和升級。採取這一途徑實際是資助傳統產業的退出,促進新興產業的替代,但爲此必須支付高昂的成本,因爲在實現這一途徑的過程中,至少以下三個主要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外地企業遷入的政策代價;二是人員轉移、安置和培訓的費用;三是將原有十分龐大的企業辦社會體系包括學校、醫院等進行剝離並進行重新組合,需要支付鉅額成本。由於上述矛盾的不可避免性,要使城市儘早走出週期性萎縮的束縛,制定適度的財政援助政策,動用必要的財政手段,比如在分級財政中增加城市的留成比例、在骨幹企業實施重大技術改造給予財政貼息等,支持這些城市實現產業結構的轉換,將是十分必要的。在結構轉換過程中,爲了加速傳統產業的退出步伐,對資源型城市中某些特殊行業,如瀕臨枯竭的礦山,可採取關閉政策。爲此,國家應儘快制定有關企業關閉的政策條例或辦法,以儘快實現人員轉移,完成新陳代謝的過程。(2)營造良好的環境以保證產業結構的順利調整。良好的發展環境不僅依賴於資源型城市內部,而且還依賴於外界對資源型城市的支撐。首先是國家應給予資源型城市在政策、財政、信貸等方面的優惠和傾斜。由於諸多原因,資源型城市在產業發展政策上受到束縛,致使其軟硬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經濟自循環能力較弱;另一方面,資源型城市在新形勢下還要保證國民經濟對能源、原材料等的需求。因此,國家應根據資源型城市發展的侷限性,在產業佈局、重大工程項目的建設、財政信貸等方面給予優惠,並扶持和幫助資源型城市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其次,資源型城市應做好城市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增強對外的溝通能力和輻射能力,這不僅有利於資源型城市的內部環境調整和改造,還爲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3)選擇適當的支柱產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所選的支柱產業是否合理,而合理的支柱產業在經濟增長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僅是看該產業的產值多少,更注重的是支柱產業前後向聯繫程度。作爲資源型城市的支柱產業選擇,一般根據其資源狀況、區位條件、生產要素配置、市場拓展度等優勢以及城市的發展戰略來確定,其中技術要素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資源型城市的發展既得利於資源又受制於資源,爲避免產業結構調整與其他城市趨同,支柱產業的選擇更應注意發揮資源和技術的優勢;既要遵從資源採選業作爲資源型城市支柱以滿足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發展的需要這一客觀事實,又要發展替代性支柱產業以改變原有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性。(4)促進城市與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資源型城市的興起和發展離不開所在的區域,其產業結構與區域的產業結構已形成某種協調和互補。那麼,隨着資源遞減,城市因大力發展替代性產業而調整產業結構勢必導致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這一方面表現爲在城市聚集區,新的產業發展將有利於資源型城市保持過去以資源爲主導產業所具有的優勢,相應地逐步波及其他城市的產業結構變化;另一方面資源型城市處於區域增長極的地位,其產業結構的調整將促使區域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決定區域的發展趨向。因此,從考慮城市與區域共同協調發展出發,資源型城市首先要建立有利於城市發展的“城郊型”農業,以菜籃子工程爲重點,以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爲目的,既保證城鄉居民生活需求,又可使城郊農民走向富裕道路。其次,在區域內部的有利地區發展鄉鎮企業,發揮資源型城市技術、人才、設備、資金等優勢,充分利用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和部分零散資源,面向市場發展建築建材、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在進一步發展鄉鎮地方礦山時,應加強各方面的管理與引導。再次,從城市到區域的發展趨勢及產業結構要統籌規劃,增強城市的擴散和輻射能力和區域的吸納能力,即城市帶動區域發展,反過來區域又推動城市生產力進步。(5)提高人口素質,加強科技隊伍的建設。由於我國資源型城市的產業屬於資源勞動密集型產業,整個城市的人口素質較低,同時因資源型城市的生活環境和礦業生產的行業性使許多擁有高學歷的人才的就業觀帶有偏見,造成整個城市生產技術及科研水平較爲落後。而且科技人才的引進均圍繞資源開發利用運轉,其專業方向較爲單一。這兩方面因素均不利於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由資源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智力密集型方向調整,由單一結構向多極結構方向發展。因此,加強職工文化、技能、管理的教育培訓、引進多專業的技術人才和穩定科研隊伍是資源型城市發展的長期任務。具體措施涉及如下幾方面:一是要有足夠的教育培訓費用於職工基本技能和使用新技術新產品的培訓,使職工在較短時間內熟練地上崗工作。二是提供和保證科研工作正常開展的經費開支,建立技術、產品的開發、轉換、應用的管理機制,積極支持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應用。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引進機制,在可行條件下給予足夠優惠以穩定人才隊伍。四是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經驗。五是重視城市及區域的基礎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整個地區的人口素質。(6)深化市場化改革。在宏觀層次上,改革國家對資源型城市管得過死,計劃過多的行政體制。一是要加強機構改革,實現政企分開,企業與社會負擔分離,使企業真正成爲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獨立法人;政府則要從微觀領域退出來,使政府的職能真正轉向爲企業提供服務,轉向城市基礎建設和管理。二是要改革礦產品價格扭曲的問題,以規範的市場機制,用價值規律的作用來配置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經營。在微觀層次上,改革資源型城市企業結構嚴重不合理的現象。資源型城市中國有企業經濟成份偏重,歷史遺留問題多,改革步履艱難,導致城市經濟缺乏活力,應積極進行所有制結構改革的探索。一方面應積極應用參股、合資、上市等形式改變國有企業的股權結構,實現股權多元化;另一方面,採取各項優惠措施鼓勵和吸引各種經濟成份的進入,鼓勵創業,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爲國有企業改革提供更大的緩衝空間,爲城市經濟真正引入市場機制創造必要的微觀基礎。(6)治理、改良生態環境。第一要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資源型城市環境污染破壞,不僅給工農業生產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而且給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與生存,帶來嚴重威脅。因而,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從滿足資源市場需求和城市經濟綜合化發展的角度出發,堅持“礦產資源開發與與加工轉化相結合,開採與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原則,協調好資源開發與經濟建設和環境整治的關係。第二,要加大治理環境的投資力度。廢水、廢氣、大量煤矸山的處理及工業垃圾的處理,均需要投資額巨大的專用設備,對礦業企業與資源型城市來說,資金的缺乏是治污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在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的同時,應制訂相關的地方法規,針對當地的環境特點和污染特點,提出治理解決的方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方針,以確保治理環境的可靠資金來源。第三,要加速資源採掘、開發、加工業的環保技術改造,減少“三廢”排放量。對工藝落後、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小型礦井、小型煉油廠等應採取堅決措施予以取締或關閉;對新建的基本建設項目,從立項、設計、施工到投產都實行一票否決制,減少新污染源的產生。第四,要從規劃方面入手,在城市總體佈局上儘可能減少對環境不利的因素,合理規劃城市園林綠地,建設園林化資源型城市。礦產資源是可以開發完的,但大多數資源型城市仍將存在下去,這類城市人民生活質量要不斷提高,我們就必須要注意加強環境的保護工作。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